人们对论文的态度应回归其本质——访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科学总监印格致

2017-09-25信息快讯网

 

人们对论文的态度应回归其本质——访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科学总监印格致-信息快讯网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科学总监印格致。傅国林摄

15年前,当印格致刚刚成为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的一名编辑时,在他经手的稿件中,每年约有两篇来自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够得上在《自然》发表;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每周两篇。

在昨天举行的2017浦江创新论坛上,谈到中国的科研发展,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科学总监印格致一脸兴奋。他认为,中国的科学研究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因此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接受评价。

研究的好坏不应仅由期刊来体现

许多人认为,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就是一种科研成功的表现。然而,作为全球知名核心期刊,《自然》 也已意识到影响因子的局限性。不久前,自然科研加入了《旧金山科研评估宣言》,这一宣言旨在改进评估科研产出质量的方式,包括停止使用基于期刊的单一指标,尤其是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科学家的个体贡献。

“研究的重要性不应该仅由期刊来体现,许多不知名的杂志上也会有好文章。”印格致说,评价一项科研成果的好坏,应采用同行评审,到目前为止,这仍是保障科研质量、确保科研诚信和科学实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也是论文发表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实行了100多年的同行评审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以保证这项制度更适应时代。比如,许多刊物开始推行双盲评审制度,即评审人与论文作者互相不知道彼此是谁。在以前,评审人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那些有名气的科学家就更容易获得通过,采用双盲审核制度后,评审人只需关注这篇论文写得怎么样,而不会再受作者知名度的影响。

做科研,并非为了一个“好的结果”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阳性的、出人意料的、特别新颖的结果,总是比阴性的、复杂的、试图重复前人研究的结果更容易被杂志考虑并接受发表。在“不发表就消亡”的压力下,科学家会有意或无意地操纵数据和结论,使自己的科学发现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大量留在实验室角落无法得见天日的科研数据,其实也凝结着科学家的巨大心血。“科学研究的原始推动力,是好的科学问题和好的科学实验设计,并不是‘好的结果’。”印格致说。于是,一种新的投稿方式———注册报告,诞生了。

这种投稿方式允许作者在做实验之前,就向期刊提交他们提出的科学问题和实验设计,以供同行评议,通过评议的报告即可被“原则上接受”,这意味着只要这项研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完全依照预先提交的报告所描述的方法,论文就会在第二轮同行评议后被发表。

据悉,目前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已有八种期刊,已经或者即将接受注册报告投稿,其中 《BMC医学》将成为第一本接受注册报告的临床研究杂志。

“交流”才是论文本身的意义所在

什么样的文章更容易经由 《自然》发表?

印格致笑着说:“比如,发现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或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文章。”事实上,科学家发表论文是为了交流他们的新发现,所以那些善于发现新问题、勤于思考的人,写出好文章的可能性比较高。

互联网让科学家们有了更多交流机会,在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和一些单位的合作刊物上,设有社区板块,该领域的科研人员都能在这个页面上发言、交流。在印格致看来,这些交流尽管不是发表论文,但也是科学家之间的互通有无与思维激荡。

印格致认为,人们对论文的态度应该回归到其本质属性上来。他鼓励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公开科学数据以及实验过程,因为论文本身的意义就在于“交流”。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