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医学传播 中国医学传播智库在沪成立

2017-09-28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许琦敏)上医治未病,让更多人了解医学常识,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又可节省大量医疗费用。可医学知识浩如烟海,如何精准传达到所需要的人群?日前,国内首个医学传播智库———中国医学传播智库在沪成立,希望在探索医学传播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上,进行更多有益尝试。

“国家营养膳食指南提出‘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建议,而最近却有不严谨的论文鼓吹‘高脂饮食更健康’,还让不少人信以为真。”该智库主要发起人之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委、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说,目前健康传播领域存在着专业医护人员作为传播主体缺乏、传播平台众多却良莠不齐,以及健康科普效果缺乏评价机制等三个突出问题,如何实现医学科普的学术化、传播规则的标准化、效果评价的科学化,是主流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媒体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该医学传播智库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人民网、“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汇集了一批国内权威医学专家、科普作家和媒体人,共同干预引导健康科普工作,期待形成新的医学传播学术理论。

精准,是健康知识和理念传播的一大关键。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双苗说,正在广东湛江推广的健康科普扶贫,就是一种针对特殊人群的健康精准传播尝试。在湛江的贫困人口中,约有3/4是因病致贫。“要脱贫先要治愈,防病也是防贫的重要一环。”他说,贫困地区科普发展水平低,健康科普工作不接地气,这些地区往往成为“伪科普”的重灾区。2011年,王双苗发起了“义工幸福银行”,迄今共招募3300多名义工,为20万患者服务8万小时,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健康知识普及水平。

儿科医生余高妍在网上创立了“虾米妈咪”科普品牌,专注于介绍非常实用且操作性强的科学育儿知识,受到了大批新手妈妈的追捧,其文章单篇阅读量超20万人次。从刊发文章,到短视频,再到针对读者群需求开发的儿童急救知识课程,都是对健康精准传播的一种探索。

“达医晓护”总编辑、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曾以骨科的医学科普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他正准备开发脊柱及关节操的微视频。同时,“达医晓护”还在探索楼宇医学科普,专门针对写字楼里白领的健康需求,介绍相应的保健知识。王韬说,智库还将探索医学科普的评价方式,以更好地了解科普成效,并不断改进。

【智库】讲好重大工程管理学术创新的中国话
【智库】中国学者的自我学术主张
【智库】“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开放
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中国步履从容坚定
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崭新华章
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
本田推全新概念车 由中国设计团队打造
中国先生3:极速金砖
张江科学城添两大民生项目
上海购物节9月8日来袭!引领夜间经济探索“舌尖旅行”
医学生第一课:学习大医精神
用自身所学,为医学事业奋斗一生
花1元抢票,看科学大片
想听歌没版权?腾讯阿里联手互换百万曲库 版权局介入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
人们对论文的态度应回归其本质——访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科学总监印格致
2004年诺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预测:今年物理学奖可能花落引力波研究
上海开放大学首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专班
中国农村走向小康社会的典范
锻造巡视监督利剑 探索自我净化路径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综述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标记着中国交响音乐渐强音符
2017全球竞争力排名:瑞士连续六年傲视全球 中国上升至第27位
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出炉 雷诺荣获第三名
阿尔法·罗密欧助力"2017中国国际名城经典车拉力赛"
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发布研讨会
北极科考队乘“雪龙”凯旋 实现我国首次环北冰洋科学考察
瑞金医院探索分级诊疗模式可持续:医联体升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全国
“一河一代表”促进“河长治” 闵行探索人大代表认领监督重点整治黑臭河道
申城探索“共享早餐”模式 上班族买早餐有了更多选择
香格里拉火流星2万1克?科学家:网上叫卖的都是假的
十九大时光 | 80后90后科学家汇聚小卫星创新院新技术中心:只有为祖国奋斗,才有真正的激情
解决医学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 上海广慈—思南医学健康创新园区启动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再塑党的形象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五年探索之路
智库观察 | 侮辱巴基斯坦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