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
衡复风貌区文化底蕴浓厚,不少文人墨客曾在这里居住、创作。图为柯灵故居。袁婧摄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求,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
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按照“四个新作为”的要求,上海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用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努力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初见成型。
治理一座城市如同“绣花”,要“绣”出市民内心稳稳的幸福感
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管”向“治”的转变,首先对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柔性、更智慧的要求。
衡复风貌保护区,上海规模最大的成片历史风貌保护街区里,那些诗意延展的梧桐树和永不拓宽的小马路见证了一个世纪的熙熙攘攘。结合近年来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整治等“补短板”工作,这片最有故事的老街区成了“智慧之治”的试验田,见证了城市管理的用心。
这里,率先局部试行落叶不扫。当如“金黄蓑衣般”的落叶铺满地,环卫部门惊喜地发现,路边随意丢弃的烟头、垃圾变少了。环境能悄悄投射进人们心里,产生暗示作用,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言行———心理学者这样解读这一柔性管理手法。
结合城市更新,风貌区内有更多细节经过反复研磨实现了“完美裸妆”感———与街区整体风貌相融合,与街区生活相投契。比如,街角的连锁便利店,自觉缩小了店招,刷去了突兀的标志色,安上了精致的雨棚;小马路人行道上停车位弃用“简单粗暴”的白线,用深浅两色清水混凝土砖拼出“萌萌”的标识。
当心理学、空间美学被更多地“嵌入”城市管理,研磨出一个个“自带美颜”的历史街区,居民开始在乎家门口这份美好的品味,他们主动拆去自家违搭藩篱;游人来到这里,也会自觉地低声缓步,珍惜这浓浓的城市风情。
大数据开始助力“智慧治理”
南京西路华山路交界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十字路口,却有着包括路灯、电线杆、交通围挡、指示牌、信号灯、垃圾筒、路面窨井盖等大小数十个城市部件。很少有人知道,一个远在十公里以外的“监测大脑”正以秒为单位,随时为这些部件“刷存在感”,一旦发现“前后秒”之间的差异,立刻预警并告知相关管理部门前往查看检修。
在上海,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为“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一座城市的“智慧治理”由此“脑洞大开”。
早些年,依托网格化巡视和管理,部分中心城区路面上的雨水井盖、电信井盖、电力井盖等统统实现了“数字化生存”。如今,上海更建成了覆盖2400万常住人口、200多万家企业及涵盖全市域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依托智慧商圈、“互联网+政务”等,上海已构建起丰富的感知系统和应用场景。比如,大数据助力下,南京西路智慧商圈能实时展现人流的热力追踪图,并同时生成千万个用户画像,根据运算精准推送消费者所需;大数据中心还实时掌控着部分河道的各项监测数据,为泵站放江、河道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多方共同参与管理模式“研发”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
2014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被列为上海市委一号调研课题,此后连续三年对这项工作重点推进、督查。更多管理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广大基层干部得以从成堆的“应付性”工作中“解套”,创新治理的主观动能被充分释放。
有基层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这样解读社会治理创新———日常社会管理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痛点。痛点的存在,就表明不同主体在公共空间的参与度上还存在缝隙,包括数据,也包括彼此的了解和认知。
社会治理的创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让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从不同角度一起参与管理模式的“研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带有创新意识的治理“研发”就遍地开花。比如,在交通管理部门牵头下,有社区、园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建起了共享单车管理工作微信群和协调解决机制,用一张“无缝隙的大网络”管理这个潮涌而来的新生事物。
在老城厢,针对居民那些必要却无法拥有的生活功能空间,基层干部创造性地将它们合并同类项,设立丰富功能的老城厢生活空间,并注入社会组织力量,为居民生活“解困又增色”。
更有居委会请来社会组织帮助自身提升时代气息,开发微信公众号24小时接收居民诉求,并以“首问接待”为机制,形成全时段受理、处理、反馈社情民意的网络,与上级部门联网,与监督考核挂钩。
匠心独运,针走民心,正是“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这座城市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