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堪大任能攻坚 铸大国重器

2017-11-05信息快讯网

亚洲最大绞吸挖泥船“天鲲号”下水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掘深度35米,绞刀功率6600千瓦,最高可达99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达到每小时6000立方米,最大排距提高到了15公里。它由中国交建所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建造,日前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这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进一步升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C919全机静力试验稳步推进

■C919大型客机研制一线再传捷报。C919全机静力试验稳步推进,预计将在2018年完成高载试验。101架机和102架机同时出现在中国商飞试飞中心浦东基地。3日一早,101架机第三次在浦东国际机场腾空而起,于11时26分返回。而在2日晚间,完成机身喷涂后的102架机发动机点火成功

▲均刊第三版

短评

敢为科技创新“领跑者”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令全体党员全国人民倍感振奋。五年来,依靠科技创新,我国一系列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从“跟跑者”变身为“并跑者”,并已在若干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大国有重器,装备见匠心。上海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商飞广大干部职工牢记使命,坚定“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的信心和决心,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大飞机研制一线再传捷报。上海振华重工一周内连推三项重器——中国制造的最先进海上风电安装船、抢险打捞起重船和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彰显强劲实力。

上天入海,改变世界。上海制造正以实力和担当,奋力成为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排头兵。

服务“中国芯”,“上海制造”成为黑马
上海出台治理医药回扣“1+7”文件 使用量异常增长药品将限购
全球约1/5在职人群有心理健康问题,上海倡议企业干预
上海对使用量突然异常增长的药品采取限购措施
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新闻与传播学国际理论前沿》发布研讨会
上海天气:今晚北部有大雨!明日降温6度、后天再降4度!
“日本制造”神话遭实锤重击
“中国制造”地铁将出口美国 首批列车下线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国外交新格局
盛会特稿 | 实施两大国家战略,上海要有更大担当
十九大报告点赞重大科技成果 带你去认识这些“大国重器”
点读党代表报告丨核级焊工罗开峰:探路中国制造顶尖技艺
学思践悟十九大|大船集团这样描绘中国制造十九大蓝图
上海商学院党委中心组举行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
旧里新厅,百年老城厢有味道也有未来
2017上海艺术博览会落幕,五天现场成交1.5亿元
努力把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转化为上海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具体行动
上海阿姨私藏的30个小妙招 聪明又省钱
Signatech Alpine Matmut车队再次斩获上海6小时赛亚军
继续保留争夺世界冠军资格
“绿色童享•一杯水的约定”系列活动在上海圆满收官
制造业:新科技“产床”和“秀场” ———第十九届工博会探营记
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听,大国外交新时代的铿锵足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老挝纪实
领航新征程 | 听,大国外交新时代的铿锵足音
新科院士专访 | 吴光辉:我相信中国人一定能乘坐上自己制造的飞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大国创新路 浦江谋新策——定位世界科创版图的上海坐标
构筑战略优势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上海制造:擦亮金字招牌 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最高端
解放日报:重振“上海制造”的雄风 ——论全力打响上海“四个品牌”之三
在追求卓越中彰显“上海制造”优质品格———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系列评论
《国家宝藏》九大重器故宫“聚首”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