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些行为,会拉开你家孩子和别人的差距!
前不久“买不起800万学区房,带孩子去全球旅行”的余温还没有散去,刚过去的周末,曝光出来的上海小学家长在微信群里上传简历,参与竞选家委会的截图又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不少爸妈或名校毕业,或名企工作,或留学归来。网友看后普遍被吓到。
还有自称没工作的家长,直接自曝家里有31套房,每天光查房租有没有到账都要好几分钟。言外之意,以资产实力论当选资格,我们家一点不差。
且不说这样赤裸裸的现实对于家长暴击有多大,就连没孩子的人都开始为此感到深深的焦虑了,抢春运火车票的焦虑程度与之相比都基本可以忽略了。明明是选个家委会,拉开的阵仗却颇有“大半个知乎都来了”的即视感。
于是有家长仰天长叹,发出这样的感慨:“小时候当孩子就比不过别人家孩子,长大了自己不是名校毕业,也没有显赫的职业背景和家庭背景,现在当父母又比不过别人家父母,还让不让人活了?”
类似这样的事,一定有很多先例,但不同于以往的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显然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我们内心焦虑的小火苗瞬间就被点燃了,以至于有些人开始寄希望于用一种颓废不屑的论调来抵消内心的自我怀疑。
套用村上春树先生的经典句式:当我们讨论这些培养孩子的话题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其实,我们的不安与焦虑,对自身的否认或者认可,从来都和孩子是不是存在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试问,常常抱怨有孩子之后压力山大,那么没孩子的时候你又真的很快乐吗?是不是也常常在自我质疑中得过且过呢?
焦虑不是非要拿学区房、拿显赫的背景才能缓解,因为只有父母不再为那些无法给孩子的东西而神伤自责,学会宽宥自己,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塑造出更优秀的孩子。那么究竟该如何缓解这种现世的焦虑呢?
在此,袋鼠麻麻先抛砖引玉,掏出三个锦囊,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踊跃探讨补充。
1。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每位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教育环境,但我们过去的经历已经定格,今时今日,或以后的某年某日,当我们因为经济不宽裕,无法满足孩子的某些物质需求时,可以诚实地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很有品味,它很好,只是我们现在还没办法实现。”
孩子天生有爱的趋光性,当父母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坦言自己的局限与不足,承认有些事情是父母做不到的,保持自我觉察,并给予孩子及时的回应,孩子也一定会理解你的心情并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父母不是神,无需完美,但可以保持自我觉察,做诚实的父母。诚实的父母就是有自我觉察能力的父母。父母的自我觉察能力越强,伤害孩子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与孩子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会越来越多。
2。 爱是“你”、“我”
纪伯伦在《你的孩子》里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孩子从出生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生活在你身边,但并不属于你。父母没有义务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到底,也没有权力对他的人生全权安排,哪怕是出于“都是为了他好”,“希望他少吃苦,少走弯路”的考虑。
真心爱一个人,必须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过人生的不安全感。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父母再有能力,也管不了孩子一辈子。同样的,孩子再天赋异禀,也不应该成为父母姑息自己平庸度日的资本。
能面对各自独立的现实,才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开始。
3。 倾听,帮孩子建立自我评价体系
小时候,我们都会关注班里张贴的红花榜,在意自己是不是名列前茅,每一次出于本能的认真听讲,卖力劳动都被量化成一朵朵肉眼可见的小红花。每次开家长会,父母间也会互相留意彼此孩子的小红花数量,以此论孩子的聪明上进与否。
当一种行为以外在的奖励作为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以孩子内心真实的渴望为出发点,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成功时感到高兴,在失败时感到失落,这没什么不妥。但如果在孩子获得小红花时,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感受那份开心;在孩子因为受到批评而难过时,父母能耐心的倾听、陪伴孩子,和他一起走出低谷,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培养出一套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价值观也不会随着外在奖励的有无而有所起伏。他对自己的认知不是建立在外部评价上,而是在内心深处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孩子,无论是进入学校,还是走向社会,都无需担心。
当父母开始学会不把孩子的人生成败当己任,也就不再那么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