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唠叨” 其实是给孩子喝毒药
父母的“唠叨”是孩子最反感的事情,这种反感是捆绑在道德行为下的无力挣脱、而内心又很抗拒的无奈和挫败!要知道,“唠叨”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它是父母双手奉上的“毒药”,每天不看着你喝完还不行,长期以往的结局令人心碎:
父母天天给孩子“灌毒药”终以悲剧收场
小富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到大父母二人对他采取的教育方式就是唠叨加训斥,据小富自己回忆:小的时候,父母的脸庞在我脑海里的影像都是模糊的,但是他们的声音我记得,我每次一做错事都会想藏起来,因为我知道一旦父母发现,我又要面临漫无止境的唠叨了,一件事他们能说上几天甚至半个月,我真的从心里怕他们,或者说··也夹杂着恨的成分吧!真没想到31岁的我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出事的那天早上,小富想往常一样送孩子上学后,又返回父母家吃早饭。父母像往常一样,吃饭的时候就是训导大会,两位老人不厌其烦的向小富唠叨着带孩子的琐事,还有对小富的不满,唠叨的话语像竹筒里的豆子一样永远也倒不完,突然,小富转身冲入厨房,拿着榔头就向父母敲去,“嘣嘣”两下过后,等他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时,父母早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小富随后被警方带走,悲剧的结尾以一家三口的陨落而收尾。
在孩子的眼中,唠叨的你是这样的
学校里举行师生讨论会,说到对父母的反感和不满,几乎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唠叨。他们说:“很多话讲一遍就够了,但他们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唠叨是为了督促自己,但说的次数多了,心里就觉得烦。”
还有一个孩子说:“我妈简直就是一怨妇,整天埋怨、指责、唠叨,好像就没有一件让她顺心的事情,本来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唠叨破坏了,现在我一听到她唠叨就有发疯的感觉,我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溃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数落自己的家长,就好像在开控诉大会一样。由此可见,唠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杀手……
父母的“唠叨”,伤害的是亲子双方的感情
第一,父母唠叨,是一种落伍的教育方式。
过时的教育方式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仅自己白费口舌、劳而无功,还必然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
第二,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失去倾听。
在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的说,那孩子那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
第三,父母的唠叨,属于一种不尊重他人的交流方式。
一般情况下,给孩子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无休止的唠叨,就等于变相的单方面指责,丝毫没有尊重和认同的意味,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极大伤害。
第四,父母的唠叨,会使亲子沟通出现断裂。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
第五,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
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长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传递给孩子,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
第六,父母的唠叨,会扼杀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不停的唠叨和说教,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他们认为反正有人会提醒,便不会用心做事。而当问题出现以后,就会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成为典型的外归因。
小科叨叨:成熟的教育,是宽容、宽松、宽厚的,而不是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画脚。好父母会尊重孩子,变“说”为“听”,只是对孩子提出原则性建议,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反过来,如果孩子长期被唠叨,在逃无可逃的处境下,他们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这样,家长的教育就再也无法起到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