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让学生搭建跨学科之“桥”
吴强执鞭“讲台上的名师”——上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展示的第二场展示课。(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朱颖婕
昨天上午八点半,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4)班的同学们一进教室,就发现自己的课桌上放着一副扑克牌、一卷双面胶、一把尺子和一把美工刀,这是他们入学以来的第一堂劳动技术课。
“请用你手中的工具设计并搭建一座桥。”介绍完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后,复旦附中劳技特级教师吴强把大半节课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很快,一座座形状各异却富含巧思的桥就初具雏形。
作为“讲台上的名师”——上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展示的第二场活动,这堂课还吸引了全市约200名劳技教师前来观摩。吴强眼中的劳技课,是一门典型的交叉性学科,课程的核心在于“动”,“不但要动手,还要动脑、动心”。这门课程能给学生多方面的锻炼,最终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劳动精神和跨学科素养。
劳技课是高科技的承载点
如何用尽量少的扑克牌搭建一座有足够承重能力的桥?这不但和结构力学有关,还要考验数学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一点都不简单!”
吴强表示,劳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从设计到技术手段到产品”的完整工业设计流程,其实也就是时下火热的“创客思维”。“我们很多孩子追捧国外的STEM课程,实际上,上好每一节劳技课,就是在进行跨学科实践。”
前来观摩的上海科技大学教师陈琛说,不少刚升入大学的学生都遇到过类似情况:由于在中学阶段接触的学科有限,大多是基础学科,结果到了大学,对建筑学、电子工程等热门的交叉学科深感陌生,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殊不知,中学的劳技课其实就是初步认识和体验交叉学科的好机会,甚至可说是一座跨学科之桥,它与物理学、数学、材料化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都有紧密联系。它也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劳技的背后是科技。劳技课应该记录和呈现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人所做的不懈探索。”陈琛认为,今天的“劳技”绝不是“劳动”的简单延伸,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赤手空拳”完成一个应用设计,而是可以借助于工具和新科技。“劳技课是中学学科中,高科技工具的重要承载点。”
中学劳技课地位有些尴尬,也许需要一些创新
虽然劳技课对培养跨学科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但在眼下的中学教育中,这门学科的地位却有些尴尬。
吴强坦言,根据规定,高一、高二年级每周的劳技课数量分别为一节、两节,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排课。在复旦附中,劳技课采用的是“集中上课”的方式,即高一、高三各班按顺序停课一周,完成劳技课的学习。高一的课程内容为“机械设计和加工”,学生们需独立制作一个金属榔头;高三的课程内容为“电子技术”,学生们需制作一个机器人。然而,由于对劳技课的忽视,以及“走班制”带来的排课难问题,如今有一些高中减少了劳技课时,甚至直接取消了劳技课。
而且由于很多劳技老师的专业背景为物理、计算机等学科,他们习惯把科学方法搬到劳技课上来,导致这门课失去了本色。吴强说,科学课关注“是什么、为什么”,而劳技课关注“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为什么做”,两者有很大区别,教学方式自然不同。
但是,劳技课也不能一成不变,只满足于“敲敲打打”。要有一些新的变化,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在劳技课中引入新的评价,是吴强想出的办法。这场展示课下课前,吴强布置了后续作业,要求大家将最终成品拍照发至班级微信群,并记录下所用扑克牌张数和承压重量,之后他将根据“重量/张数”所得的数值给每个作品打分。在他看来,对劳技教师来说,要真正展现劳技课的价值,就必须“炸”掉固化的教学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手段和内容,让更多学生爱上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