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熊庆年
每位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是否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何为大学?也许,每一个大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千百年来,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风云变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思考:大学的育人目标何为?
国际权威研究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多数研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职业岗位变更会比以前更加频繁,人一生只从事一种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一生平均更换四至五次工作岗位,在我国也存在类似情形。这一客观趋势迫使大学注重培养有学习能力、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人,以适应职业岗位频繁变换的要求。为此,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选择。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
对于教育的争论,自古以来就不曾停歇。有的人会问,小猫、小狗之间也会互相学习,那么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教育有何不同? 从生物成长角度来看,不同生物的生理成熟期有长有短。比如猪、羊的成熟期只需一年;牛、马的成熟期需3-4年;大熊猫的成熟期需5-7年;大象的成熟期需8-12年;大猩猩的成熟期需7-10年;而人类的成熟期则需要14-15年。动物的“早熟”和人类的“晚成”,使人本身就成为了“教育”的动物。
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一个部落酋长在打猎时,无意中发现了两个“狼孩”,男孩卡玛拉大概7岁,女孩阿玛拉约2岁。人们把这两个孩子从狼群中救出来,让他们重新回到人类社会生存,并给他们起了名字。没想到,卡玛拉很不适应人类生活。他把衣服撕得粉碎,还把盘子摔碎。不久后,他就去世了。相比之下,阿玛拉在人类社会生存了较长时间,她学会了近200个单词,但好景不长,在十几岁的时候,她也去世了。
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有30个孩子是在野地里长大的,其中20人为熊、豹、狼三种猛兽所抚育。这些孩子大多不能回归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这揭示了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道理:人出生后的一段时间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生来就有,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珀金做出过这样的判断:“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既依赖于知识的进步,也依赖于知识分子的再生产,正如工业社会依赖于资本的不断投入和有技术的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再生产。”
何为高等教育? 按照现代学者的解释,高等教育是知识分子的再生产。以知识为业,即一个人以教授、传播、研究、生产知识乃至创造知识作为自己的谋生方式。
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都有各自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在中国古代,“大学”二字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礼记·王制》 曾有记录:“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郑注:此小学大学,殷之制也。
又如,《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上庠、东序和右学是大学,下庠、西序、左学是小学。大学就是国学,所以养国老;小学就是乡学,所以养庶老。可见,夏、商、周时期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从汉代开始,中国有了成建制的学校。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永建六年,汉顺帝诏修:赶学,“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竟达112万人,营建规模达空前水平。至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有3万余人。这个数量,与现在复旦大学的招生规模相当。
到唐宋时期,中国出现了的成建制私立学校。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建的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北玉屏山南,虎溪岩背后,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在这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师生之间可以质疑、问难、辩论。胡适先生曾称白鹿洞书院相当于美国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性大学。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普遍被认为起源于1088年成立的博洛尼亚大学。它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与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大学并称为“欧洲四大名校”。博洛尼亚大学坐落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首府博洛尼亚,当时,这里聚集着大量传播基督教的人,求学者逐渐形成特殊的社团。这种大学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开始出现了分科教育。《大学的理念》 作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旨在进行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应超越对具体专门人才的培养。而发现和教学是两种不同的功能,科学研究不应成为大学的功能。
1810年,洪堡和费希特创建了柏林大学。这所新型大学充分体现出洪堡提倡的学术自由,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对欧美各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近代大学的典范”。该大学创新了大学组织形态,其教学理念是“自由地学,自由地教”。彼时,德国成为全世界留学生的目的地。在十九世纪,美国就有五万学生在德国留学。
此后,美国仿照欧洲的教育模式,建立了州立大学,即在每个州建立公立大学,提升人们的素质。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又一个里程碑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诞生。这所大学的创办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斯坦福大学校长鼓励他的两个硕士研究生和两个博士研究生用几十美元在一个小车库进行产品创新。许多著名创业公司乃至硅谷,都是从这里建立起来的。
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第二年更名北洋大学堂),被视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该校以美国大学为原型,以西学体用为办学方针。
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的场所、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也是独立思想和批判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是一个具有共同理念和目标的统一有机体。
现代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曾说:“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大学应该是这样一个场所,在这里能够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个人成功所必备的品质,而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也认为,大学的使命包括:发现和产生各领域的新知识,传承、传播、再阐释、校准已有知识;此外,要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考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毕业50年后仍能从中受益;大学还要教会学生对复杂世界进行分析和道德判断,使他们对自己和其他社会成员有更好的理解。
眼下,现代大学人才培养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大学教育越来越工具化、功利化。家长、老师常对学生说,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赋予了大学太多工具化色彩。
美国一位著名社会学家马丁曾定义过高等教育发展公式:毛入学率在15%以下叫精英教育,超过50%以上是普及化教育。如今,中国的大学入学率超过40%,而这个数字在1988年仅为8.75%。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质的飞跃,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将实现普及化,届时会面临学生多元目标的冲击。
大学究竟应该是什么? 我们究竟该学习什么? 近50年来,有关这些问题的探讨还在持续。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台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竺可桢也说:“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己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
其次,大学要面临知识的爆炸式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总量的90%。按这个速度发展,如今人类的知识总量仅为2050年知识总量的1%。
也就是说,大学不是学生的终点。终身教育的理念将逐渐被强化,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美国科学家、教育家柯南特道出了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第一是公民教育,第二是良好生活的教育,第三是职业教育。第一个目的,在于实现美国传统的理想,以确保社会的发展。第二个目的,在于培养未来的公民,使其过有效而满意的生活。第三个目的,在于发现和教导各类才能者,引导其进入适当的职业途径,以创造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理念便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本文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熊庆年教授在通识教育中心所作演讲。本报记者张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