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打造名副其实的“北上海”

2017-11-21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付鑫鑫驻苏记者 叶志明

“阿拉是上海人,但现在是半个大丰人啦!”上海纺织(集团)大丰纺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乐玥说,“公司原来是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2006年开始向大丰转移,2008年一期投产。”

历经近十年的发展,乐玥早已爱上了大丰。在她眼里,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自然环境优美、经济潜力无限,与申城密不可分。“这几天,大丰路边的银杏都黄了,好看得不得了……以前,苏通大桥没开通,我们一早从上海出发,下午三四点才能到大丰。现在,自驾车程仅需3.5小时。以后高铁开通了,一个小时就能到。”

乐玥感觉,自己从未离开上海。大丰纺织所处的区域属于上海“飞地”,这片307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上海域外面积最大的一块“飞地”。

60年“血脉相连”情谊

从1968年开始,先后有8万名上海知青、数万个上海家庭在大丰生活,因此,这里被称为“北上海”。

60年来,大丰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上海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据大丰区农委工作人员朱明贵介绍,目前,大丰有100多家企业向申城销售农副产品,其中11家仅2016年农产品销售额就高达28.57亿元。大丰产的大蒜、韭菜、青椒等蔬菜,每年有20%销向上海;此外,每年还有40万头生猪和部分禽蛋产品销往沪上。

坐落在大丰的海丰农场、上海农场、川东农场,是老一辈上海人耳熟能详的“老牌子”,也是光明食品集团下属的三个农场,持续向上海供应着“海丰”大米、光明渔业的水产,以及梅林畜牧的猪肉。同时,大丰更是上海市民休闲旅游、“轧闹猛”的“花园子”。今年国庆期间,在大丰“荷兰花海”景区,最高日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其中四成左右是上海游客。

近年来,沪丰合作进一步加强,领域不断拓展。上海临港、上海建材、上海建工等一批大型企业投资项目相继落

户大丰,沪丰之间实现了医保、交通“一卡通”,一类口岸大丰港成为上海港的喂给港,大丰年接待上海游客150万人次,连续五年应邀参加上海国际旅游节花车巡游……

集聚区里有“大乾坤”

早在2015年11月,上海市政府和江苏省政府主导建设的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揭牌成立。位于上海农场内的集聚区,是上海市唯一市级层面与外地合作共建的开发区。

集聚区以原大丰上海光明工业区为基础,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先期开发12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2+2+5+1”,即两大产业:安全食品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辅助:科技农业和特色旅游;五类预留:物联网、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以及一体化发展。

今年以来,集聚区紧紧围绕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招引重大项目,全力打造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的总体思路,创新举措、加大力度,不断加快集聚区建设。

“我们在原有2平方公里启动区基本成形的基础上,今年又实施了东拓工程。目前,110千伏扬帆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正在办理土地手续,中油中泰天然气利用工程主体已竣工,两条道路将于年内开工。”集聚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说。

本周五,集聚区第二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将在上海举行,沪苏双方将进一步聚集要素、聚焦政策、聚合力量,努力将集聚区建成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上海先进制造业域外产能基地、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生产基地。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11月初,盐城至南通高铁启动招标,工程拟于12月开工。未来,伴随盐通高铁的开通,大丰将纳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上海”,全面融入上海产业链、创新链、物流链和价值链,腾飞成国家“飞地经济”示范区。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