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小剧场探路传统戏曲振兴

2017-11-21信息快讯网

 

【领航新征程】小剧场探路传统戏曲振兴 -信息快讯网

《织造府·又见青溪》在京演出剧照。(南京市越剧团供图)

本报北京11月20日专电 (驻京记者周渊)14岁的中学生王好好“穿越”来到1904年的江宁织造府,与织锦业祖师爷青溪小姑相遇,透过手工业加速隐退的百年时光,重新审视云锦织造过程中的“匠心”……这一由南京市越剧团创排的实验越剧《织造府·又见青溪》,连日来登上北京繁星戏剧村、北京人艺菊隐剧场以及中国戏曲学院小剧场舞台,与该团出品的另一部实验越剧《僧繇》一同为京城戏曲舞台带来一股江南清新之风。

《织造府·又见青溪》 和 《僧繇》最显著的特点是“小”。不仅悉数于北京小剧场演出,在20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两部剧的主创纷纷登台,舞台上“90后”“00后”的阵容同样令人眼前一亮。以南梁时期著名画师张僧繇追寻初心、彻悟三道的传奇故事为蓝本创作的 《僧繇》,是1993年出生的南京市越剧团导演李闯首次独立执导作品,而编剧余思含则尚在中国戏曲学院读研。

拥有60余年历史,与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院齐名全国三大越剧团之一的南京市越剧团,何以将视线投向小剧场实验越剧? 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发现,近年来,京沪等地小剧场戏曲演出掀起热潮,其新颖的演出形式和独特的主题意蕴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在南京,小剧场戏曲尚未形成常态。”杨庆锦表示,此次举全团之力创排这两部实验越剧,一是为探索小剧场实验越剧表演样式,通过创作符合当代人审美观的剧目,为传统戏曲的振兴探路;二是为新一代越剧生力军搭建平台,为创作积累经验。“此外,两部剧中的主人公青溪小姑和张僧繇皆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展示工程’中的名人,此举也是借由传统戏曲的舞台形式呈现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杨庆锦说。

担任 《织造府·又见青溪》 导演的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李永志,在教学之余也亲身投入小剧场实验戏曲实践,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在他看来,小剧场并不止于剧场规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戏曲观念之别。“小剧场代表了实验、探索、创新的精神,传统戏曲不能原地踏步,迈出探索的步子是最重要的。”据他透露,一如梅兰芳大师提出的“移步不换形”理论,《织造府·又见青溪》 维持了地道的越剧唱腔,而在服化道等舞台表现形式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另外,清代江宁织造府延续至今的“一日一寸锦”的织造方式,以及老人依循古法捶打、浸泡、晾晒纸坯的手工织锦步骤,也都在剧中有所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12月初,南京市越剧团还将携青春版 《红楼梦》 赴清华大学演出。“戏曲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尤其在当下多元价值观融合碰撞的时代里,让年轻人成为越剧发展的主力军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杨庆锦告诉记者。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