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的魅力,是原创艺术成功的血脉

2017-11-12信息快讯网

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传出信息:与包括英国爱丁堡、加拿大多伦多等多个国际艺术节达成合作意向,仅杨丽萍版《春之祭》就收获50多个海外演出机构与艺术节的合作意向。艺术节还未结束,已有220多个演艺项目达成交易意向,不仅帮助中国原创漂洋过海,更让这片东方艺术沃土为世界瞩目

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中国艺术家在传统文化与世界舞台对接过程中,用中国故事与中国艺术语汇,让世界艺术界产生文化认同的一个缩影

■本报记者 黄启哲

在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会上,仅杨丽萍新作《春之祭》,就收获了50多个海外演出机构与艺术节的合作意向,其中包括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创意艺术节和挪威卑尔根艺术节。前有无数经典版本之后,仍对杨丽萍版《春之祭》赞誉有加,他们给出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这是一部融入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独创性的改编。

大获成功的不仅仅是杨丽萍。灵感源于屈原 《九歌》 与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将于明年首演的谭盾新作《九歌·合唱协奏曲》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更同时被德国贝多芬周年协会、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相中。谭盾说:“这将是一场东西方音乐家跨越200年的对话,从丝绸之路的两端我们走到了一起”。

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诞生之初,组委会就有意识将演出交易会作为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9年来,从最初的参展、购买者寥寥,到如今已累计10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1000多家中外著名艺术节、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团体参加交易会,每年有万余个节目在此进行展示和交流交易。本届艺术节还未结束,就已有220多个演艺项目达成交易意向。不仅帮助中国原创漂洋过海,更让这片东方艺术沃土为世界瞩目。许多北美欧洲的艺术节“掌门人”感慨:“在伦敦或者东京遇不到的同行,在上海一站都聚齐了!”有评论家指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已经属于世界。

为当代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深深震撼

杨丽萍 《春之祭》吸引国内外观众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一位看过舞蹈的专家这样描述:《春之祭》 没有花哨的舞台效果,没有炫技展示,第一个片段仅靠三位舞者的表演,音乐准确地烘托出神秘的故事氛围,舞者每一个动作都是丰富的“语言”,精美地舞出了故事的张力与人物的情绪互动。这样的作品自然会吸引现场多个国家的专业人士纷纷下单。

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中国艺术家在传统文化与世界舞台对接过程中,用中国故事与中国艺术语汇,让世界艺术界产生文化认同的一个缩影。最终能够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触发“共振”的,其实是对本民族文化艺术充满自信地大胆创新。

在众多海外买家中,英国沙德勒之井舞蹈剧院显得有些特殊。这座英国最古老和最权威的舞蹈剧院,在展示片段之前,就早早签下联合制作的合约,与艺术节联合委约。能让剧院对“杨丽萍出品”如此放心的原因,缘起于2014年。同样是在当年的艺术节交易会上,杨丽萍推介了她的艺术节委约作品 《十面埋伏》。

彼时人群之中,就坐着前来采购节目的沙德勒之井舞蹈剧院艺术与执行总监阿利斯泰尔·斯伯丁。他为杨丽萍所演绎的中国传统民族舞蹈深深震撼,其中加入的现代元素与国际表达,让他看到“古老中国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绽放出美丽。次年,斯伯丁特别飞往上海,看完整剧后立即奔到后台找到杨丽萍签约,相信来自中国的舞者将给英国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他的判断是对的,2016年杨丽萍编创的 《十面埋伏》在英国的首次亮相,便拿下78%的上座率。这让斯伯丁代表剧院,给予杨丽萍、给予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以充分的信任,今年再度选择她并进行了联合委约。

谈到新作 《春之祭》,杨丽萍说她希望将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舞元素融合到现代舞中。在传统舞蹈语汇的使用上有着独特的大胆创新,比如中国传统民间舞中的舞狮,在 《春之祭》 演变为权力的象征,而孔雀在舞蹈中出演“献祭者”,隐喻了凤凰浴火重生的希望。应该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观念,为 《春之祭》 这一西方经典主题注入了独特的哲思,折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演出行家们。

期待透过原创作品看到一个现代而自信的中国

不单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家谭盾、杨丽萍等名家,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也借助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一平台获得亮相,进而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

青年艺术家马良的 《爸爸的时光机》、张军的《我,哈姆雷特》 等新作,从上海国际艺术节起飞,展开了世界巡演之旅。专门为年轻艺术家设置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中的委约作品现代舞剧《青衣》 和音乐电影 《斩断》,都通过去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交易平台被国际艺术界关注,前者亮相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节,后者赴美国巡演。今年上海民族乐团推出的音乐剧场 《霸王》 在交易会上反响颇佳。据艺术节中心节目交易部高级主管茅玲介绍,主创在演奏 《十面埋伏》 这首琵琶千古名曲时,引入当代音乐剧场的多媒体跨界融合呈现手段,已获邀赴美国做进一步推介展示。

细细盘点就会发现,这些吸引海外艺术界的中国艺术家的原创作品,都带有传统文化的元素。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传统文化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往往是艺术家最先想到的“艺术标识”。KMP经纪公司的创始人克里斯多夫·麦克道尔说,继承好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以新鲜的视角和原创精神,展现中国文化的自信与魅力,这是海外行家们最有兴趣的,因为它们独特。

著名艺术家严顺开去世,享年80岁
沪上红色场馆竟有这样大魅力,让青少年主动走进去,还不舍得离开
聚焦传统文化成为创作热点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昨晚开幕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透露———谭盾杨丽萍新作明年艺术节世界首演
这些器物能够传世,不仅仅因为美 ——读艺术史新著《魅感的表面》
科技发展引发人们思考艺术教育——人工智能将改变音乐人才培养方式?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票价低了,国内原创落地了,海外顶级巨制多了,只因—— 借东风,引入资本催开艺术百花
上海国际童书展亮点抢先看:本土原创爆发 还有儿童版Kindle
68岁生日快乐!人民空军
落实互联互通蓝图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进入布展阶段 生动的古代生活画卷———12组89件壁画珍品即将亮相
2018上海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网上咨询11月18日举行
精准配送,将艺术的柔光照在每个人身上
展现以色列多元文化魅力
让“一带一路”盛开国际艺术节之花——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点赞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打造融入百姓生活的艺术殿堂
上海音乐学院原创“大师剧”《贺绿汀》首演
【领航新征程】小剧场探路传统戏曲振兴
工业等传统产业明显转暖亮点不少 技术改造为企业带来产业动力
【经济观察】“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
年终岁末网红台历走起“传统风” 中老年更钟情“老黄历”
对小剧场艺术的探索传统戏曲人从未停歇
“海派民乐”谱写盛世华章 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会《海上生民乐》昨晚上演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