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第一课”
■修光利 侯丽敏
近几年来,一批环境污染事件不断被曝光。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牺牲环境导致的每一个事件背后,都暴露出了工程项目决策者和实践者在趋利心态下的错误行动,值得我们思考。假如不为了钱,我们是否会有不同的选择?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也面临类似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有些事故甚至危及到人类长期的生存和发展。1986年,因O型环密封圈失效而导致的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灾难事件震惊世界。事后发现,在决策中无视已知的缺陷,忽视工程师提出的低温下发射具有危险性的警告,是导致这次事件的关键因素。在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发现并开始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并将其作为未来工程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所谓工程伦理,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工程项目内在的伦理,即工程的伦理准则;二是工程项目核心实施者之一的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即工程师的伦理准则。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决策与实践中的伦理冲突不断涌现。比如,医学上的“转基因工程和换头术”产生的生命伦理问题,化学与化学工程的发展带来的抗生素问题、环境激素问题等新的伦理冲突。
这些冲突,大致上蕴含着两类问题。一是工程本身是否可能带来近期的或长期的环境影响或生态破坏;二是工程决策时决策者、设计者和实施者都承担着怎样的伦理角色。
伦理决策和价值选择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需要从源头抓起。2016年,中国科协代表中国成为 《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这标志着我国正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给高校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的“开学第一课”,培养具有“伦理意识”的现代工程师,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工程师,才能在面临着忠诚于股东还是公众的利益冲突等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目前,尽管工程伦理教育在中国已经起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工程伦理教育范畴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还不统一。当前,理工科院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开展:一是工程伦理的意识和价值塑造;二是辨别工程伦理冲突的能力,两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针对环境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两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还必须注意的是,工程伦理的意识需要早期植入。
首先,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之一是“意识与责任教育”。价值塑造,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内涵和主旨。通过意识和责任教育,推动“负责任的创新”,就是指在工程设计、实施、运行和退役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自然环境、子孙后代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加以规避。工程人才培养应该从强调工具理性向突出价值理性方向提升和转移,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塑造未来工程师“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尊重公平正义”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同时要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从长期看就是创造价值,实现道德与利润的平衡。
其次,识别和判别工程伦理冲突的能力,应该成为工程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工程师应该具备“明辨是非”、“先觉先知”的能力,即掌握风险辨识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具备基于长期利润与道德平衡而进行工程决策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开始在硕士阶段开设 《工程导论》、《工程通论》、《工程哲学》 等课程,普及工程的普遍价值。在华东理工大学,结合2017年环境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学校已经将工程伦理纳入到最新的培养方案中。结合一流本科建设,学校将融合工科、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将工程实践伦理的辨识和评价方法融入课程教学,突出技术、科学、哲学和道德规范相融合的知识体系与架构。
再次,工程伦理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推动工程伦理的根本途径。为了体现大学的责任和担当,华东理工正在将工程伦理课程,逐步引入到华理附中的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启蒙课程,将伦理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植入中学生的思想之中。我们相信,经过工程伦理的教育,这些学生必将成为未来“有责任创新”和“符合公众利益”的工程实践的主体。
(作者分别为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