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来了,教育该怎么办

2017-11-24信息快讯网

 

人工智能来了,教育该怎么办-信息快讯网

不久前,亚洲首个无人码头出现在青岛港;在武汉,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加持的无人交通警局已经成为现实……只要看看日益加速变化的周遭,你就不难发现一个趋势:“无人”,也就是“去人类化”,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若说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被“深蓝”击败后,我们表现出的是震惊,那么围棋天王李世石被“阿尔法围棋”(AlphaGo) 击败之后,我们表现出更多的则是无奈。

中国基础教育的班级授课制,可以说在全世界做得最好最精致。但是这种规模化、标准化、同质化的教学模式,在普及教育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程度的弊病———对独立个体的生命不够重视,缺乏对人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呵护。大量班级授课制培养出被动式学习的学生,将无法适应新经济的要求。

步入信息时代,创新经济正在要求未来的个人要能适应高技术的工作环境,能够解决问题,以团队方式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也产生了对教育、对课程变革的需求。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人工智能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引进人工智能“沃森医生”,辅助医生诊断癌症肿瘤病例。“沃森医生”用十秒诊断出的病例结果,与三位顶级医学专家的诊断如出一辙。这个由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开发的沃森系统,现已通过美国职业医师资格证,内部储存3469本医学专著、10万份临床报告、7种美国最新并会随时更新的诊疗方案。

看完这个案例,我们难道不会对课堂上应该教什么产生一丝犹豫吗?一个普通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哪怕什么都不干,一辈子把3400多本书看完都不可能,更别说完全记住。用有限的宝贵生命去学正在急剧膨胀的无限知识,在现代社会是完全不现实的。

可以说,未来教育的最大挑战,就是人工智能的挑战。

12年的基础教育时光,就像一个箱子,要在这箱子里给孩子带上什么有用的东西,让他能在未来远行的路上解决遇见的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要聚焦的重点,即教育部所提的核心素养,就是应当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美国西部有一所撒切尔中学,它有一门核心课程:高一学生每人需花一年时间养一匹马,并且负责打理、喂养、清洗,还要学会骑马。学校创始人的理念是:学习如何驾驭一匹马有助于锻造一个孩子的内心。养马的过程会让学生学会谦虚和忍耐,培养自信,锤炼品格。

教育要从“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成为“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这是观念性的转变。人工智能正在蚕食人类所独有的领域,可以说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了,但是现在教育仍存留的一个可悲之处,是还在通过灌输式教学,通过重复性训练把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模式是没出路的! 所以我们要建设有品质的课程,关键就是课程的重心不应该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回归教育本源,回到人格的塑造、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来。

课程设置应适应快速变革的时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寒窗苦读被大加赞赏,这种意志品质自然需要继承和发扬,但不能忽视的是,寒窗苦读的时代背景是知识匮乏的农业文明,五辆车就能把四书五经全部涵盖,因此古人通过寒窗苦读、悬梁刺股,实现学富五车是完全可能的。然而在信息泛滥、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人的学习速度已经赶不上知识产生的速度,皓首穷经别说成为一个全才,就是成为专门领域的专家,都会力不从心。

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曾预测:人工智能肯定会超过人,因为集成电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脑的生物进化速度。到2047年,如果人的平均智商是100的话,人工智能的智商则能达到1万。这也意味着,现在坐在课堂里的小学生与中学生,将来与他们共同生活或与他们竞争的将是智商1万的人工智能!

原先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授开始、然后逐渐提高学习能力的路径,值得反思。未来的学习路径不仅有自下而上,也应该有自上而下的,甚至有中间进入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自主建构的积木式学习,也就是从传统的阶梯式学习变成了从个性出发的组合式学习。有了共同的学习基础,然后再根据个人认知的水平、爱好特长、未来职业的规划进行组合式的个人的知识建构。

第二种是问题驱动的项目式学习。就如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的课程设置。课程理念是像科学家和工程师般地学习,首先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然后进行测试观察,不断修改调整再对此进行分析,最后与同伴之间分享和表达成果。

最后一种,就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式学习,即让孩子先学,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再进行教授。“翻转课堂”的创始人伯格曼提出:翻转学习,不会让你的课堂更轻松,但是会让你的课堂更有效。品质课程就要追求有效,这个有效体现在它是聚焦未来的学习,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品质。

转变学习方式迫在眉睫

如何将孩子培养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使他们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未来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要由死记硬背的学习走向自省反思的学习;孤军奋战的学习变成主动合作的学习;埋头苦读的学习变成实践中学;反复操练变成活学活用,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品质课程的深入变革,同样也应该关注三个问题:

第一,丰富大于特色。教育的对象在变,教育环境在变,一个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天的课程应该给每个孩子更多体验尝试的空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优势智能各不相同,需要在丰富的课程当中才能得到发现和培养。

第二,聚合大于分散。课程的实施上要注重聚合。上海的新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那么眼下在校的这几百万小学生和中学生就是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将决定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我们的课程应产生集聚效应,使志趣相投的孩子汇聚起来。格致中学的天文地理创新课程、上海中学的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普陀区的创新共享课程等,这些探索都有效地打破了班级授课制,让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乃至不同学校的学生聚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开展思想碰撞。

第三,试错大于培优。当前很多特色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往往注重培养少数特长生,但课程文化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更多试错空间。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不敢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给孩子更多试错的机会,目的不仅在于帮助他们成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发现自己不适合什么。

其实,课程的意义就在于建立联系———建立人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孩子们选择尝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小就学会交流和分享。更重要的,要让孩子们建立人和自我的关系,即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不断进行自我的体验和反思。

记得牛津大学曾做过研究,分析指出,人工智能社会中,有702种职业更容易被取代。这些职业都有这样的特点:一是不需要与外界交流,从业人员的信息是封闭的;二是直接与基础数据分析相关;三是有明确定义和规则的任务;四是机械化劳动。

在汹涌的人工智能大潮面前,我们必须立足当下,从现在开始学习,从现在开始实践,共同打造真正有品质的教育。

■周飞(本文系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周飞在第二届全国品质课程研讨会上的发言,本报见习记者李晨琰整理。)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