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些小动作暗示缺乏安全感 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

2017-11-30信息快讯网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除了身体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格外重要。0-3岁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阶段,这时,如果家长没有给予宝宝足够的爱和陪伴,那么孩子就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出现以下表现:

孩子这些小动作暗示缺乏安全感 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信息快讯网

1。吃手

宝宝频繁吃手,是“口欲期”的典型表现。一般来说这和断奶期相对应,吃不到妈妈的奶后,就偷偷啃自己的手指头或脚趾头,这是宝宝寻找自我满足的方式。但是如果宝宝年龄已经超过2岁,还是经常性的吃手,很有可能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宝宝依靠吃手这个动作来缓解焦虑感,释放自己的情绪压力。

注意:吃手这个动作好坏参半,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可以锻炼精细运动的发育,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但是2岁后仍然吃手,有可能导致牙龈变形,甚至病原体进入肠道,引起感染。

孩子这些小动作暗示缺乏安全感 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信息快讯网

2。抱着东西入睡

孩子睡觉时喜欢抱着妈妈胳膊,抱着枕头,被子角,小玩偶等入睡,这个小动作也在暗示宝宝缺乏安全感了。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安全感未完全建立,睡觉时抱着东西睡,腿部有了着力点,能得到满满的安全感。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来说,睡觉喜欢抱着某个东西入睡,很有可能是白天受到了委屈,或感到不安和恐慌,这种姿势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家长要注意是不是临睡前,让孩子观看刺激影视,或是白天训斥了孩子、家庭成员发生了争吵等。

孩子这些小动作暗示缺乏安全感 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信息快讯网

3。摔东西

很多家长都被自家的“恶魔宝宝”折磨到崩溃,宝宝一点不顺心就会发脾气,最拿手的就是尖声咆哮和摔东西。面对孩子的失控行为,家长先不要急着责骂,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也属于安全感的缺失。由于孩子不会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只能用摔东西的方法来给自己的愤怒、恐惧、不安等坏情绪,找到一个出口。

家长应该反思是不是家中有人爱发脾气,自己的管理教育方式是不是过于粗暴,不会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和表达情绪,找到原因才能帮助孩子疏导、控制情绪。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