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院士的创新之路 | 刘昌胜教授:研究和转化,永远处于“创新进行时”

2017-12-07信息快讯网

 

新晋院士的创新之路 | 刘昌胜教授:研究和转化,永远处于“创新进行时”-信息快讯网

如今,刘昌胜(右一)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培养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要论基础研究的跨学科,并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造福千万人的产品,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昌胜教授有着说不完的经验。这位今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已经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耕耘了20多年,甚至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材料生物学也因他而提出。

刘昌胜长期从事骨修复材料和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工作。他提出模仿人体创伤自愈合过程、构建材料在体内引导组织原位再生的学术思路,科学利用材料在人体内病灶处微环境所激发的系列生物学效应,实现了植入的无生命材料向人体内有生命组织的转化;研制出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实现了准确塑形、自行固化、生物降解、同步成骨特性统一,于2000年获颁国家药监局首张此类产品注册证,同时开展椎体骨折微创治疗用可注射可降解材料的研究,目前该材料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发明制备人骨生长因子和材料活性化的新方法,解决了用基因工程方法规模制造人骨生长因子的系列技术瓶颈……

在刘昌胜的心中,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才能顶天立地。要使基础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固然需要创新,但是,一个基础研究的成果最终通过工程化,变成产品造福社会,这何尝不需要创新?

另辟蹊径研制“人工骨”,造福众多患者

人体就像一辆汽车,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毛病。汽车出现问题,可以修修补补,换一些零件。那么人体的骨头出现了问题,是不是也能够像换零件一样换掉,或者让它重新生长呢?

上世纪90年代初,人工骨研究在国际上悄然兴起,但当时常用的材料是生物陶瓷,它虽能模仿人体骨头的成分、强度,但可塑性不强。

当所有人都在研究如何能够模仿出最像人骨的人工骨时,刘昌胜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用生物医学材料帮助人骨细胞生长,激发人骨的再生功能,或者赋予无机材料以生命,使它们能够成为人体内有生命的组织呢?

1993年,刘昌胜就开始研究“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自固化磷酸钙”是一种生物无机材料,刘昌胜之所以选择了它,是因为他发现人骨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是人体却没有适合缺损骨头再生的环境。他说:“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可以为人骨细胞的再生提供条件,而且之后人工骨还能被吸收掉。”

无数次的实验,刘昌胜带领团队用生物工程手段制备高纯度人骨生物活性因子,并使之与相关材料复合。这样的“生物活性水泥”植入体内后,能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以及新骨形成。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刘昌胜团队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研制出的人工骨,具有塑型准确、自行固化、生物相容性好、降解吸收等特性,集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于一体,在骨科、脊柱外科、口腔科等领域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实现了植入的无生命材料向人体内有生命组织的转化。

从科学家到创业者,走一条成果转化的创新之路

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使之服务社会?这是许多科研人员面临的难题。对刘昌胜来说也不例外。当他研发的人工骨问世时,因为太新,所以找不到愿意接手的机构。无奈之下,刘昌胜自己带着课题组成员来推动成果产业化。

科学家和工程师乃至企业家的身份,仿佛一个硬币的两面,要平衡好并不容易。当他身为科学家时,要做的研究必须超前,甚至要有敢于冒险才能实现的想法;但是,当成果要变成产品,尤其是医学临床的产品时,刘昌胜又得沉下心来,解决工程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问题,使得风险降至最低。

刘昌胜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公司产出一批药品,在上海临床效果很好,但是运到广州却发现不一样了。原来是产品包装选择不科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大使得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自己一一解决。开始把成果推向产业化时,感觉到几重矛盾的叠加,但是一想到临床上很多病人在等着合适的产品治疗,再难也得想方设法解决。”刘昌胜告诉记者,科学研究讲究的是本质规律与基本原理,而技术创新则讲究创造性、集成性、重复性、放大性和经济性。“科研成果要服务于应用,需要接力棒的层层传递。一旦下一棒接不上了,身处上游的科研人员应主动跨前一步,填补缺口,推动成果的产业化,最终让成果凸现价值。”

要实现领跑,需要的是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

如今,刘昌胜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培养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因为“现在我国不少研究已处于从并跑到领跑的‘换挡期’。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源头,显得尤其重要。”刘昌胜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原先的科研处于跟跑阶段,看着前面的目标就可以了,现在随着我们自己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我们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就更重要了。

基础研究有两个目的,其中之一是发现新现象、新规律和新知识,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即是培养人的过程。“我们都是在科技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科技工作者本身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创新过程的质量。”刘昌胜说,科研在起步时往往是最困难的时候,科研工作者面临着“一穷二白”的境地,初创期更需要支持。“只有将基础研究做扎实了,才能在日后把应用做得更好。”

创新感言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宣扬科技创新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上海有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要充分发挥在沪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论出身论贡献。充分利用这些单位的研究优势,在重大创新领域筹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或交叉研究中心,提升重大科技创新能力。

视野要拓宽,要整合区域性的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支撑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增加重大科技攻关和科研平台设施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要重点支持处于转化初始阶段、风险较大的科研项目,着力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切实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进一步调动政府的政策资源,提升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上海成年人近三成患高血压 大多长期无症状处于危险中
努力把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转化为上海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具体行动
【三味书屋】开启现代美术史研究先河
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国家战略提升浦东创新发展能级
李强调研浦东:勇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标杆 
勇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标杆
走出竞争类国企创新转型发展新路
开启创新发展方式新征程 ———二论习近平主席亚太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李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基层情况
让“一带一路”盛开国际艺术节之花——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点赞
红色元素:海派文化研究应有之义
杭州小学放大试卷题目后学生提分明显,教育部门将做相关研究
央视微视频《公仆之路》
《吴昌硕全集》填补艺术史研究空白
建党历程特刊之二党史档案 | 党在上海诞生,这里成为中国红色之路的起点
推进上海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
俄罗斯与平昌冬奥会说拜拜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上海产研院“创新先锋”人才计划:为青年科研人员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综述
新晋院士的创新之路 | “科学家妈妈”黄荷凤在守护新生命的道路上不懈探索
中科院拟实施科普活动学分制 研究生需完成20个课时的中小学教学任务
助推成果转化,设计由“外衣”晋升“灵魂”
新晋院士的创新之路 | 岳建民用现代科学“尝”百草寻新药
《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出版 以史实反击日本“虚构派”歪论
上海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全面落实文创“50条”
【阅读西方】《特朗普制胜之路:总统竞选的幕后故事》
做学术研究,有时像解数学方程
研究显示限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时间非明智之举
以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校宣讲活动综述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决定明年1月召开十九届二中全会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从无到有,走通“煤代油”创新之路
乌克兰前总统:乌从未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国民现处于水深火热中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