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排头兵”“先行者”,上海要立足更高站位,顺应全球营商环境竞争的新趋势,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新优势和新动能
权衡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
上海的市场环境、治安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在国内外都颇有口碑。上海能有今天的成就,关键一条就是“抓住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赢得了发展先机”。
进入新时代,上海肩 负新的使命,也面临新的竞争。十一届市委三次全会决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一流营商环境。
当前,全球经济、科技和金融、贸易等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围绕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发展、科技人才要素集聚、制造业回流等开展激烈竞争,纷纷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要素流动。哪里营商环境更优,哪里投资贸易更加便利化,哪里政府服务更强,哪里办事效率更高,科技、人才和创新等要素就会往哪里流动。这一点,与上一轮全球化进程中,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均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趋势大不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排头兵”“先行者”,上海要立足更高站位,顺应全球营商环境竞争的新趋势,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新优势和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通俗讲就是“造环境”。其中蕴含着从“计划”向“市场”过渡这一关键的政府职能转变。要学会由过去偏重追求政策“洼地”,转为更倾力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环境优了,不仅可以招“财”来,更会引“才”到。上海自贸区就是很好的范例:自贸区挂牌短短3年便吸引超过4万家企业前来注册———这一数字是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本质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关键是深化政府自身改革,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政府发挥作用,是要“更好”而不是“更多”。“壮士断腕,刀刃向内。”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做强监管的“加法”,要管得更科学、更高效,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保持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帮助他们成长壮大。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服务要更精准、更贴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十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按“店小二”的要求来打量上海,短板犹存。无论是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还是通过“革命性流程再造”,疏通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都需要把制度创新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增加有效制度供给,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展望未来,上海的愿景是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追求卓越,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区市先进经验,对标自身改革进展实际成效,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