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的注水“套路”正消耗观众的信任

2018-01-18信息快讯网

电视剧的注水“套路”正消耗观众的信任-信息快讯网

日前收官的电视剧《风筝》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不过也有人发现,同样是柳云龙执导,同样是谍战类型,2005年,《暗算》三部曲一共才34集,如今《风筝》仅一部就有46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姜伟身上:2008年,姜伟执导的《潜伏》一共30集,而去年播出的《猎场》则长达58集。通过这些相同主创的作品在这些年间发生的篇幅“膨胀”,我们或许能够更为直观地看到,电视剧越变越长的整体趋势。

电视剧的注水“套路”正消耗观众的信任-信息快讯网

剧情“注水”有“节奏”,开头吸睛后面凑数

在同一部作品中,情节“密度”与叙事水准前后相差悬殊,已经成为当下国产电视剧普遍存在的“怪现状”。

有观众这样调侃:“永远不要过早地断言一部剧是好剧,因为它随时可能突然崩盘。”去年热播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就是如此。在播出前期,该剧因充满悬念的情节、考究的细节处理、颠覆性的人物刻画,口碑一路上扬,还被许多人拿来与《琅琊榜》并置。然而,到了中段,曹操之死似乎将整部剧腰斩,之后剧情水准急转直下,一直围绕着司马懿纳妾之事兜兜转转,好好的一部“历史悬疑剧”一下子沦为拖泥带水的“家庭肥皂剧”。有专家分析指出,司马懿的传奇人生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素材;该剧后半部之所以如此寡淡,是因为主创想把更多精彩内容放到续集《虎啸龙吟》的开头,而留给《军师联盟》的剧情,其实根本撑不起42集的体量。类似的现象在其他电视剧中也非常普遍,就连去年的“爆款剧”《人民的名义》中间也有几集较为拖沓,引起观众不满。

电视剧的注水“套路”正消耗观众的信任-信息快讯网

这种忽快忽慢的剧情“变速”,已经成为众多电视剧“凑集数”“注水”的惯用套路。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注意到,如今许多创作者针对观众心理,掌握了一套固定的电视剧注水“节奏”:“大量的悬念和戏剧冲突往往被密集放置在剧集开头,尤其是前五集,目的是抓住观众的心。”而注水的篇幅则多数会被放到中间。在同时段没有其他好剧竞争的情况下,许多观众尽管不耐烦,仍不至于“弃剧”。到临近结尾,或是在判断观众即将失去耐心的节点,剧情再回复紧凑。当然,因为剧情各不相同,每部剧会对自己的“节奏”作对应的调整,但叙事和风格上的不连贯甚至是断裂,都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拼接式”的观感。

以为抓住了观众,实则适得其反

之所以会出现作品前后不一致的疏密拼接,原因其实很简单:电视剧的长度与其故事内容的厚度不相匹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张斌指出,电视剧篇幅长,并不直接等于艺术性低,关键在于是否有能与之对应的内容作支撑。像1994年播出的《三国演义》共计84集,即使放在今天也称得上是“大部头”。但因为有罗贯中的小说原著做底,整部剧的情节张弛有度,几乎没有“闲笔”,令观众看来丝毫不感到冗长。再比如前些年热播的《甄嬛传》76集,改编自一百多万字的网络小说,剧情扣人心弦,至今仍是许多类似题材电视剧用以对标的范本。

这种内容与体量的和谐,是构成电视剧艺术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反观如今的许多电视剧,不考虑故事本身适合的表现长度,硬要撑到一定的篇幅,势必会出现空疏,损害剧作的艺术性。针对当下不少国产剧在口碑上的“高开低走”和“低开高走”,张斌认为,原因都是没有按照艺术本身的要求来。有些剧故事本身很精彩,完全可以做成一部精品,但勉强拉长篇幅的结果就是白白浪费了好素材。像《那年花开月正圆》的题材原本极具可塑性,但74集的篇幅对于其故事而言实在太长,因此许多地方显得拖沓,令人惋惜。

电视剧的注水“套路”正消耗观众的信任-信息快讯网

为什么明明可以从头到尾保持高水准,仍要踩着“节奏”见缝插针地注水?究其原因,还是脱不开“利益”两个字。不少被采访者都表示,集数“连带着广告,连带着卖剧的钱,多出一集就是增加了很多收入。所以要打造精品,很多片方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电视剧的注水“套路”正消耗观众的信任-信息快讯网

这种为了利益而牺牲艺术性的做法,在专家学者看来无异于“慢性自杀”。许多片方满以为依照一定的“套路”“节奏”来注水、“捣糨糊”,就能够抓住观众,但最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观众自有其鉴别力,不会为背离了艺术规律、背离了质量的作品埋单。在开播前拥有题材、演员、话题等一系列“先天优势”的《猎场》播出后口碑一路下滑,就是一个明证。《军师联盟》后半部散失人气以后,续集《虎啸龙吟》受到的关注也远不及前作,将精彩段落留至续集的策略如今看来是一记彻底的“昏招”。更不容忽视的是,一旦任由这种投机取巧的风气蔓延开来,观众对电视剧的信任感将大大降低,而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值得警惕的问题。(记者 钱好)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响亮锣鼓的伴奏,怎么演出京剧的味道?
“注水”长剧霸屏 专家呼吁——— 电视剧能不能短一些?
讲品树格,把好电视剧“面世”关
亚马逊拿下《魔戒》电视剧改编权,伊恩·麦克莱恩: “甘道夫”让贤?不存在的
要多么辽阔的生活,才能交织出这丰富的影像 ——2017年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扫描
借款5000元到被迫卖房,未成年人深陷“套路贷”
3万滚成200万 上海男子为还套路贷假结婚还赔上两套房
一幅十字绣卖388万?上海也现十字绣装裱拍卖骗局,背后套路和文物鉴赏拍卖诈骗一样
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在沪上演 本报讯 (记者 徐璐明) 爱尔兰踢踏舞剧 《大河之舞》 正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大河之舞》 源于1994年欧洲歌唱大赛节目过场时段的一段七分钟的踢踏舞蹈表演,因深受观众喜爱而改编为一场约两小时的剧场秀。自诞生以来,《大河之舞》 已在全球表演近两万场。
市委常委会听取专项督查汇报,事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故事”,沪上博物馆纪念馆关注点由“物”转向“人”
统计局回应部分地方GDP注水:地方数据不影响全国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家长必须识破的“套路”:“四校”老师真有培训机构说得这么多?那恐怕连“四校”体育老师都要来教数学了!
《让子弹飞》时,姜文如何用“情书”套路了葛优和周润发?
“脱口秀”也有套路?研究“吐槽”的人出了本教科书
中学生学古诗词,有热情但“套路”多
严寒难抵观众热情,上话今年首个套票日历经16小时排队盛况!
对话张译:演员如果做不到“真听真看真感觉”,观众就不会相信你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暂别观众,为下一个戏曲百年
风雪夜也无法阻止观众看沪语话剧《繁花》,这是一种怎样的疯狂
中国视协征集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本:未来4年遴选资助100部,每部20万元
当原版音乐剧入场观众越来越年轻,剧场方却在思考:票房火、现场热,但市场还未必成熟
总局发布电视剧年度选集,《热血军旗》《鸡毛飞上天》等23部作品入选
《和平饭店》:谍战剧的“套路”与“反套路”
你们这些写电视剧的人呐!须知叙事的虚构是更高的生活真实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