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庆80年|文汇报历史上的副刊
《报》历来重视专副刊,致力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专副刊传播进步思想、注重深度报道、繁荣学术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专副刊有《报》“半壁江山”之誉。
前期
前期《报》副刊主要是文艺性的,以“世纪风”、“笔会”等几乎天天刊出的大型副刊为典型;也有些专副刊内容面广,时事性强,且紧密联系实际,以影响最大的“读者的话”为代表。
一些专业性较强、内容相对单一,但也包括文艺等各种题材的专刊,大多每周刊出一期。
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专副刊的边界有时并不很清晰。
目前
目前,《报》的专副刊中,被称为副刊的仅“笔会”一种,其余统称“专刊”。
主要副刊【文会】
《报》最早的副刊。1938年1月25日诞生,发表《关于八路军的话》、《中国红军十年史》、前线通讯《平型关一役兴奋的回忆》、抗日题材通讯特写《叶剑英将军素描》等。当年2月11日,即《报》遭暴徒手榴弹袭击次日,大型副刊“世纪风”创刊,“文会”停刊。“文会”就像一颗明亮的流星,带着爱国抗战的光辉,在“孤岛”上海的天空划过。
【世纪风】
抗战时期“孤岛”上海的进步文学堡垒,1946年前《报》最重要的文艺副刊。“世纪风”诞生在敌伪袭击的硝烟中,创刊号开始连载史沫特莱作、美懿(梅益)译的《中国红军行进》。此后,一直用报告文学、通讯特写以至短篇小说宣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战斗生活和成果。
▲1946年2月11日“世纪风”
在中共地下文委和进步文艺界的大力支持下,“世纪风”在活跃“孤岛”文艺运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世纪风”的作者队伍中有很多共产党员和前辈进步作家,如巴金、郁达夫等。
1938年6月,《鲁迅全集》20卷本正式出版发行,“世纪风”对这项文化出版界盛事极为重视,多次介绍鲁迅。
▲1938年5月23日“世纪风”,整版介绍《鲁迅全集》,还刊登了鲁迅先生四首旧体诗、未刊稿《汉文学史大纲》手稿照片一幅,以及鲁迅夫人许广平、王任叔、唐弢等人的相关文章。
1945年9月6日报正式复刊,“世纪风”同日再生,发表编者柯灵的《复刊词》和卢焚、唐弢、丰子恺等人的作品;开始连载曹禺翻译的莎士比亚名作《铸情》(即《罗密欧与朱丽叶》)。
▲1945年9月6日“世纪风”
此后两年多,“世纪风”始终富有时代气息和战斗精神。
1946年7月文艺副刊“笔会”创刊。不久,“世纪风”因内容与其有重复而停刊。先后担任过“世纪风”的主编是柯灵和叶以群。
【笔会】
国内报刊中历史最悠久的文艺副刊之一。
“笔会”创刊于1946年7月1日,是一个“诞生在和平系以一发,内战已经打响的时代的婴儿”,她“在战争的烘炉里铸冶自己,鼓舞别人”(“笔会”首任主编唐弢语)。“笔会”的刊名是柯灵与唐弢、陈西禾商定的。
自创刊以来,“笔会”一直是个面向全国、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艺术门类的文艺副刊。“笔会”贯彻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方针,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革新。坚持走名家路线,注重发表名家作品,同时不断发掘新人新作。经过几代作家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和几代编辑的共同创造,“笔会”形成了自己厚重的传统和高雅的品格。
▲1946年7月1日“笔会”创刊,发表西谛(郑振铎)散文《秋夜吟》,巴金散文《记剑波和他的小书“心字”》,茅盾翻译的苏联卡泰也夫小说《团的儿子》(连载)。
1947年5月《报》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面世不足11个月的“笔会”,特色初步形成。其发表的作品,推动了进步文艺的创作,并且在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运动中增添了一点“助力”。
1949年6月21日,《报》复刊,副刊以“磁力”名面世。唐弢晚年在回忆文章中说,“磁力”应该也算是“笔会”的一个变种。
▲1949年6月21日“磁力”面世
▲1951年1月8日,“磁力”刊登毛泽东《沁园春》手迹,尤其受人瞩目。
1951年10月1日,“磁力”出版最后一期,此后归入副刊“文化广场”。
1956年10月1日,《报》第三次复刊。同日,“笔会”在上海解放后第一次亮相。报社领导为让“笔会”充分展现其特色,规定通常每周出六次;徐铸成要求“笔会”:“力避局限性,做到时不论古今,地不分中外,文不计新旧,都兼收并蓄。”
▲1956年10月1日“笔会”
当时负责“笔会”的是陈钦源。按照面向高层次文化界、知识界的办刊宗旨,“笔会”大力拓展作者队伍,重视刊登老一代革命家、社会名人、文艺界学术界知名人士的作品。“笔会”特别注重调动六七年来一直没发表过作品的前辈作家学者艺术家的积极性。
“笔会”历来重视发掘文坛新秀,1956年11月举办了短篇小说征文活动。
▲1957年1月11日笔会,王蒙《青春万岁》长篇选登开始,共分29期载完。
笔会注重品位,提倡议论风生。首先,十分重视杂文,巴金、魏金枝、傅雷、舒芜等都有杂文在 “笔会”面世。其次,加强对文学、戏剧、电影等文艺作品的评论,如对电影《祝福》《母亲》《刘三姐》,京剧《恶虎村》《伍子胥》等,都组织过评论。这个时期的“笔会”大家、名家云集,新人崭露头角,佳作迭出。
在经历了“反右”及三年困难时期后,1961年前后,党中央重申“双百”方针,“笔会”由此得以重现刚复刊时生机勃勃的局面。这个时期的“笔会”由文艺部主任唐振常主管,徐开垒负责,在继承好传统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作者队伍更加广泛,内容形式更加多样。
▲1961年3月19日的诗画专刊《春》
▲1966年8月1日发表“永远按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南京路上好八连墙报选”。
“笔会”之后即停刊。次年1月11日,文艺副刊“风雷激”出版。
“文革”结束后,文坛开始恢复生气。1978年6月“风雷激”更名为“新长征”。
▲1978年8月11日,“新长征”刊登卢新华短篇小说《伤痕》,全国轰动。
1979年1月3日,报综合性文艺副刊恢复“笔会”名称。
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缅怀故人的文章是“笔会”版面上最令人动情,并能从中获得珍贵历史信息的篇章。专栏众多也是“笔会”的主要特色,1990年代先后开设杂文、杂文人物谱、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新观察、争鸣、书评、16只眼睛、沪港双城记等专栏,还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译文”栏目。
1998年2月25日,首届“笔会文学奖”颁发,该次评奖由巴金任名誉评委主任,柯灵任评委主任。
“笔会”历次主题征文活动,广受瞩目,应者踊跃。2000年1月的“新世纪·我心目中的笔会”征文活动,发表了季羡林、黄宗江、王安忆、陈思和、沈致远等作者的文章。
进入新世纪,“笔会”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
▲2003年11月21日刊登巴金最后一篇未完稿《怀念振铎》,当天是巴金百年诞辰。
“笔会”一如既往重视培养和聚集新一代作者队伍。2004年9月,开辟每月一期的“城市通信”专版,邀请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洛杉矶、巴黎等国内国外城市的年轻作者,为“笔会”撰写专栏稿件。作者有边芹、西飏、洁尘、李修文、陈侗等。
▲2006年10月,报“笔会”与新民晚报“夜光杯”在创刊60周年之际,假座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召开大型作者座谈会,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2007年,《笔会》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媒体品牌”。
1980年代至2017年,担任过“笔会”主编的有徐开垒、余仙藻、萧关鸿、徐春发(兼)、刘绪源、周毅。
2012年,笔会开始推出“周末茶座”专版,以毛尖、陈子善、迈克等多人的专栏文章为主。
▲笔会“周末茶座”专版
2013年7月,“笔会”正式推出“笔会”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拥有近9万关注者。
2016年7月1日是“笔会”创刊70周年纪念日。
2016年6月29日-30日,推出“笔会七十年”三个纪念专版,铁凝、王蒙、冯骥才、宗璞、王安忆、陆谷孙、陈平原、陈思和、金宇澄、迟子建、胡晓明等一批名家发来贺词和文章。
▲精选近10年的“笔会”优秀作品,编辑经典版《歌以言志》及青春版《把信写给埃米莉》。
2017年6月10日,“思南读书会”举行“歌以言志——笔会70年纪念分享”活动。(编撰:赵秦)
▲活动现场照片
资料来源:《报八十年》
编辑制作:吴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