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提案让食药监“看到”差评商户

2018-01-20信息快讯网

一份提案让食药监“看到”差评商户-信息快讯网

色泽亮丽、摆盘精致,看起来让人垂涎——网络订餐平台上,卖相超赞的“美图秀”成了餐馆的另类店招,吸引着吃货们点击、下单。但躲在“美图”之下的很有可能是无证无照餐馆。外卖时代,如何监管无证照餐馆?市政协委员、极客娱乐传媒(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陈乐经过一年多的实地和线上调研,在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后,提交《关于利用数据库技术完善餐饮行业资质监管的建议》,呼吁创新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发挥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积极作用,加强第三方平台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数据交换,号召吃货们积极参与,助推线下无证照餐馆监管。

陈乐的提案被列入市政协2017年重点协商办理提案专题。目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采纳她的建议,大力强化网络订餐平台监管,督促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同时,鼓励他们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合作,完善对餐饮行业资质的监管。

消费者评论是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

陈乐工作忙时也会用订餐平台点外卖,身边很多亲友也都是外卖“重度依赖者”。细心的她因此开始关注“美图”背后真实的餐饮店,实地调研、对比,翻看订餐平台上的留言,研究订餐平台对入网餐饮店的审核机制和要求等。

在查阅中国烹饪协会2015年餐饮消费的调查报告后,陈乐发现我国无证无照餐馆的数量不在少数,无证餐饮经营者中由于主观原因不愿办证的只占16.6%,其余大部分是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和审批门槛的限制而办不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企业营业执照》。“大量小型餐馆达不到监管部门设定的标准,干脆转入‘地下’。‘高门槛’并没有实现规范餐饮秩序、保障食品安全的初衷,反而让大量小餐馆游离于监管之外,带来更多隐患。”

“并不是订餐平台催生了无证照餐饮店。”做过十多年律师的陈乐,开始从制度层面寻求根治这一顽疾的方法。“首先要在机制上创新突破,对小型餐饮店‘轻准入、重监管’;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订餐平台与相关监管部门的互动,借力外卖订餐平台监管线下餐饮。”陈乐说,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评论也是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值得挖掘。

借力外卖平台的大数据监管线下餐饮

陈乐在提案中指出,房屋属性、环保因素、营业面积、成本负担等多种因素都会阻碍小型餐馆取得证照;因此降低准入门槛,健全资质审查系统,完善抽检等监督措施,避免无证无照餐饮“打游击”才是治本之道。

互联网时代,数据价值无限。陈乐建议,借力外卖平台的大数据监管线下餐饮。根据本市网络食品的监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向外卖平台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照,并经审核合格后才能入网经营。故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有大量的餐饮企业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双向互动。”陈乐说,在监管部门资格审查的基础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完全可以引入平台的用户口碑和评价,把用户好评和差评数推送给监管部门,作为抽检频率的参考,“评级越低的餐馆要高频次抽检,以此督促餐饮经营者提高卫生标准。”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陈乐的提案评价是:接地气,调研充分,分析透彻,最重要的是操作性强。目前,全市在餐饮服务和食品安全监管中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轻准入、重监管”;对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但无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临时备案,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目前,饿了么、美团点评等主要网络订餐平台都已对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的许可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3万余户次入网餐饮单位的许可和监管信息已在各网络订餐平台上线;美团点评和饿了么搜索平台上的负面评论数据,推送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相关区市场监管局,作为监督检查及查处违法行为的参考;接下来,在食药监管理部门的督促下,网络订餐平台的“餐厅市民评价大数据平台”和“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应用平台”等也有望与市民见面,实时分析和公示消费者食品安全评价大数据。(记者 李静)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