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起人工智能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大赛,小学生敢想敢做创意“没边儿”
▲集训中专注的小选手们
在今天举行的首届人工智能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大赛上海站的赛场上,一支名叫CTZ的小学生队伍为其产品喊出20亿的市场估值“惊”到了评委。
别看今天来参加比赛的都是10-13岁的孩子,但他们必须向评委陈述项目的商业计划书模拟融资过程,并提交技术研发的论文。比如叫出20亿“天价”的团队就由三名队员组成,分别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行官和首席技术官。大赛冠军团队将获得2000美元的奖励金。
初生牛犊不怕虎,小产品叫卖20亿
明珠小学CTZ团队带来的是一款婴幼儿看护机器人。它通过扫描图像识别技术感知婴幼儿是出于开心或是难过的状态。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启桢介绍,它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的表情分析和脑电波分析来判断孩子对玩具的喜爱程度,比如看到孩子的嘴角弧度是上扬的时,说明孩子处于开心的情绪中。同理,它还能判断婴幼儿的饥饿程度、健康状态,及时发送给监护人。
由于自己家刚刚添了一个弟弟,而带娃的姥姥无意中说起,如果有个机器能帮着带娃就好了,陈启桢就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并在6个家庭中做了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数据。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种类型的机器人,我们拟定售价一万元一台,预计市场销售额10亿元,因此我们想融资20亿元。”陈启桢说。
这数字一出,饶是做惯了投资的秉原资本合伙人、资深投资人朱晓鸥也不禁大吃一惊。在投资界,一般种子轮投资规模在10-100万元。虽然孩子们的叫价“不合规矩”,但朱晓鸥并没有直接点破,而是让孩子说说融到了这些钱该怎么用。
谁知道孩子们想得非常细致周到:构建队伍、招聘人才、购买办公场地、引进技术和发展线下门店,企业从小到大的流程都考虑到了。“我们打算从一二线城市开始做市场推广,继而扩展到三四线城市,因为经过市场调研,一二线城市有更大的带娃需求。”陈启桢的这番话让原本笑孩子们开出天价的人也竖起了大拇指。
▲小选手用自己亲手训练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人脸比对
既是异想天开,也是脚踏实地
随着人工智能的热度不断高涨,各种人工智能赛事也逐渐多了起来,以往的青少年科技赛事也纷纷加入人工智能板块,在这种背景下,发起以小学生为主的人工智能大赛能图个啥?
大赛主办方、人工智能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州伯克利中心执行总经理,上海移动互联网应用促进中心主任谢玥说,我们的下一代接触人工智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小学生比初中生、高中生更“不设防”,他们吸收知识快,在比赛中更具活力和想象力。
尽管这些孩子的产品在技术上还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直线型”的,常给人以启发。比如人工智能小队带来的是一款人脸识别追逃系统,他们说要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装上摄像头,并用一台巨大的电脑,来对每一个经过的人做人脸识别,确保里面没有坏人;谢玥说,乍一看这个作品中的壁垒很多,软件的安全性、各国的数据交互等,但是反过来想,成年人正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所以在设计作品时就不往这条路上走了,而孩子们的思维是“没边儿”的,他们想到的未必在以后就不能完成,我们要为孩子们的想象力点赞。
事实上,孩子们创意也并不是全部都异想天开,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的思维很有逻辑,有些还十分“接地气”。Python小队带来的虚拟现实线上配眼镜系统就非常有可操作性,他们通过模具眼镜让顾客在线上试戴,省去了到实体店配镜的麻烦。这一方案一出,就有人愿意投资这个项目。
让孩子早一点接触人工智能不是坏事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作为兴趣课程列入“新课标”,这意味着中国学生将在高中阶段的课堂上接触到眼下这些时髦的词汇。事实上,据参赛选手家长毋萌萌表示,他孩子的班上几乎有一大半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去学编程,以免被时代脱节。
谢玥在美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在她的观察中发现,美国孩子接触人工智能的时间要早于中国孩子。她建议家长在孩子小学时就可以让孩子适当接触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因为这时候的课程一般都和实验、动手、表达相关,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方式。
最终,来自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喻海涵,成都七中的钱朗,上海进才实验的王与之,上海明强小学包煜华四位同学组队的AR眼镜试戴电商项目获得冠军,明珠小学陈启桢同学带队的幼儿看护机器人项目获得亚军。据悉,大赛北京站、深圳站、香港站将陆续启动,未来大赛设立新加坡站、美国站等后续站点,大赛范围和影响力都将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李晨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大赛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