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舍:北京城最后的厨行 做菜绝活多,半小时出一席桌
已届六旬的舍增泰该算得上一位奇人———
年轻时开过火车,当过教官,尽管不是专业厨师,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十大名厨”之誉,而中国仅此一位;
他既能颠勺挥铲,端出舌尖上的美味,也能口角生风、舞文弄墨,让你知道美食的遗闻轶事及手艺的流转传承,北京市东城区作协会员是他的另一重身份。
在餐饮界诸多非遗项目中,“厨子舍”虽然没有店面,却是北京城最后的厨行,舍增泰作为“厨子舍”传承人,竟能在厨行难有生存土壤的今天,顺利收徒,同时培育了一大批忠实“吃货”。
岁末年初的舍增泰很忙,除了给一大家子的团圆饭亮几道祖传手艺,还常常现身崇文门外街道都市馨园社区的“厨子舍博物馆”,为前来参观的观众们讲解,又在石景山区图书馆推出非遗讲座,让读者边听边尝,走近“厨子舍”。
“清真菜大王”技传600年
大家可别把“厨行”和“厨师”相混淆。现在我们所说的“厨师”,是指餐馆或食堂的掌勺;而过去老北京的“厨行”,俗称“跑大棚的”,谁家要办红白喜事,得请厨子上门,在院内支大棚,砌火灶,一摆就是数十桌、上百桌流水席。回民厨行的身手更是了得———回族宴席不上烟酒,客人从落座到起座,仅需25分钟,是所有民族里最快的流水席。
“厨子梁”“厨子冯”“厨子杨”“厨子王”……老北京的厨行鼎盛时有20多家。上个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很多厨子进了集体大食堂、机关厂矿食堂。唯有舍增泰的父亲舍崇禄不忍“厨子舍”失传,口传心授,对舍增泰等兄弟四人的要求是“不必入行,但必须学会手艺”。
如今,“厨子舍”成了北京城最后的厨行,它也是有着600多年清晰传承脉络的“清真菜大王”。这得追溯至1404年创立的“厨子仉”。“厨子仉”是明代宫廷清真宴席的御用主厨。舍增泰的高祖父是“厨子仉”的学徒,1840年创立“厨子舍”,其烹饪技艺由“厨子仉”变成“厨子舍”。到舍增泰这一辈,“厨子舍”传了5代,加上仉家的16代,这门技艺共传21代。
如今,“厨子舍”有了第6代传人,即舍增泰的女儿舍鸥和侄子舍闻。做菜要从原料把关,如做牛羊肉菜,要先了解哪个部位适合做哪种菜。舍增泰跟着父亲学手艺,从厨工到临灶用了10年,他现在同样严苛地要求女儿和侄子,“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只有这样,才能像我父亲一样‘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也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我的父亲。”
不论多大席只砌一个灶
在1990年9月北京丰台清真寺的落成典礼上,“厨子舍”明厨亮灶完美炫技:500人的席,10桌一摆,每桌10人,20道菜,每半小时翻一次桌,共翻5次。这样的速度让所有的清真餐馆都打了退堂鼓,唯有请出“厨子舍”。
“厨子舍”为什么能做到?砌灶是关键。要想亲见“厨子舍”的灶,可来“厨子舍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一座颇具规模的七眼灶,左侧垒5层蒸屉,右侧置一柄炒勺,各个灶眼架着各式锅具。
舍增泰为观众担任义务解说:“接下活儿,‘厨子舍’先要去踏勘场地,根据宴席规模,画好图纸,现场砌灶。砌灶只用砖块和泥巴,不靠别的东西支撑,砖与砖的角度很讲究,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兼顾‘温度、氧气、燃气’燃烧三要素。在灶眼上放100多斤重的锅和菜都没问题。‘厨子舍’的传人不仅是好厨师,还是好瓦匠。”
更绝的是,无论做多大的席面,“厨子舍”只砌一个灶,根据宾客人数,决定开多少灶眼。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灶膛里燃的是煤和柴,所有灶眼都用这同一个火源,眼眼相通,用泥巴控制火力强弱,蒸、煮、煨、煎、炸、炒、烩、烧、扒、溜等烹饪技法,全能在一个灶上实现。一个砌得好的灶,加足燃料,能烧上两整天。
让人惦记的“老味道”
“厨子舍”的菜没有菜谱,全靠口传心授。舍增泰从父亲那里继承了150多种传统清真菜,现能烹制400余种,这些菜一律不以重油、重辣调味,讲究能吃出食材本身的香味,是一种吃了还能让人惦记的“老味道”。
“厨子舍”的菜分为压桌、扣菜、汤菜和炒菜四类,按顺序上桌。最先上的是压桌,通常是糖卷果、肉卷果、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山药卷、江米藕、果羹等面点和风味小吃;扣菜是用笼屉蒸出来的,扣到盘子里再浇上汁;汤菜在锅里炖熟,连汤带菜上桌;最后上炒菜,3分钟就要出一道。一般的清真宴席有20道菜左右,包括6到10个压桌、4个扣菜、4个汤菜和4个炒菜。
日前,在石景山图书馆的非遗讲座上,舍增泰表示,他正考虑开一个店面,让“厨子舍”手艺传承下去,让清真菜食客们有机会再品老味道。
(本报北京2月27日专电)
文: 本报驻京记者 江胜信
图:首都博物馆供图
编辑制作:范菁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