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细外科”擦亮申城医疗品牌,“华山神外”全力创建国家级神经科学中心

2018-02-28信息快讯网

“最精细外科”擦亮申城医疗品牌,“华山神外”全力创建国家级神经科学中心-信息快讯网

▲每年,大量海内外医生前往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华山医院供图)

如今,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每年手术量达到1.7万例,年门急诊量超过45万人次。这里开展的手术中,肿瘤病例超过60%,神经病理标本累积达8万例。巨大的临床服务数字背后是彻底扭转脑部疾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历史

人脑研究的拓荒路上,一群上海医生已全力出发。就在2017年年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拿到了一张重量级批文——“上海市脑疾病中心”正式获批成立,“上海脑库”同步启动建设,它们与正在试运行的华山医院西院,共同形成一个剑指“国家级神经科学中心”的科研临床矩阵。

探寻人脑研究的终极疆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实力可窥一斑。无影灯下,这是一群“与大脑直接对话的人”,65年前从两名医生、八张床起步,如今做到每年1.7万的手术量,成为全球临床规模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别人开不了的刀,他们能开;别人能开的刀,他们开得更好!

相似疾病跨越30多年,一家人见证“华山神外”三代传承

给大脑动刀,谈何容易!大脑不大,但涉及全身各种微妙的功能区,“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外现代医学发展史上,神经外科历来有着崇高的地位,堪称外科里难度、精细度、复杂度最高的手术之一。

2017年5月,华山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教授毛颖接到100岁的史玉泉教授打来的电话,“有一个病人比较危重,我们得救救她。”史玉泉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创科元老,也是新中国神经外科的奠基人之一。

这是一位45岁的女患者,小脑部位长了血管母细胞瘤,一种家族性疾病。这是一颗血供丰富的肿瘤,瘤体对生命中枢已有压迫,患者剧烈呕吐、疼痛。一旦瘤体卡压神经,随时会出现呼吸、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赶紧安排手术!毛颖主刀。手术顺利,病灶被切除,患者恢复得很好。

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这样难度的病例并不少,为何这惊动了老先生?原来,上世纪80年代,女患者的爸爸也是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做的手术,类似的部位,手术正是史玉泉带着科里年轻人做的。

“这手术现在来说难度不小,在30年前做,难度更大,算是破例,对此,医生没有过多对个人得失的考虑,一切围绕一条单纯的想法——能不能救人。”毛颖感慨,一家人,相似的疾病,跨越30多年,见证了“华山神外”三代传承,一个学科从无到有、由小到强。

全国乃至全球患者在这里找到新生的希望

如今,走进“华山神外”,700张床位,150名医务人员,堪称“神外航母”。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华山神外”已是一块响当当的上海品牌,代表着世界医学的顶尖水平,全国乃至全球患者在这里找到新生的希望。

都说神经外科是“华山医院皇冠上的明珠”。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金字招牌非一代人能轻松铸就。100岁的史玉泉回忆起,1953年,他调至华山医院,正式创建中国南方最早的神经外科——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仅有两名医生、八张病床,这个学科就这样起步了。

在那个CT、MRI远没应用于神经外科的年代,这群“与大脑直接对话的医生”必须发挥最大的激情与创意,手术硬件缺乏,他们就自己造,多台“国内第一”的仪器在这里诞生。

创业难,守业也难。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东方神刀”的周良辅扛起了“华山神外”第二代领路人的重任。上世纪80年代,颅底肿瘤是手术禁区,死亡率极高。目睹患者疾苦,周良辅就没日没夜地泡在解剖室,大量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实践让他有了重要发现:颅底硬膜内含一层解剖夹层,通过这道夹层进入,可以避免触碰许多神经和血管,也能保护大脑本身!他就这样创新了手术“入路”,大批患者受益。

在“华山神外”,不缺名家,更不缺舞台与阳光,一个个拔尖人才在各自亚学科绘就精彩,接力奔跑!毛颖教授、赵曜教授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又相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们开展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临床与基础创新,使得原先死亡率50%以上的脑动脉瘤在全球首次通过手术方式得以根治;他们牵头全国40多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形成了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全国手术标准……

剑指临床研究新目标,使上海处于世界脑研究前列

如今,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每年手术量达到1.7万例,年门急诊量超过45万人次。这里开展的手术中,肿瘤病例超过60%,神经病理标本累积达8万例。巨大的临床服务数字背后是彻底扭转脑部疾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历史。

“现在已不是神经外科单兵突进的年代,需要相关学科犹如大脑神经网络般高效协同,开拓进取。”毛颖形象地说,“华山神外”三代传承,环环相扣,“1.0版是做大,2.0版是做强,3.0版就是做融合。”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他们在脑科学领域把科研和临床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治疗技术、标准、理念。

“华山神外”也始终有自己的新目标。随着“上海市脑疾病中心”“上海脑库”启动建设、上海陈天桥国际脑疾病研究所落地、华山医院西院试运行,今年,华山医院将进一步整合上海乃至全国的脑疾病基础与临床学科优势资源,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尖端科研团队合作,以机制创新激发科研创新,推进以人脑研究为基础的大脑相关疾病与临床研究,使上海处于中国乃至世界脑研究前列。

在这里,始终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颗大脑三磅重,约占人体重的2%至3%,但大脑里密布的上亿神经元何尝不是一个浩瀚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有太多的病人等着我们。”听这里的医生谈大脑,你能瞬间理解这里“始终在奔跑”的节奏,你能理解这个学科的“初心”,那就是不论身处什么年代,唯病人不可辜负。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病床前最难忘的“百岁生日”!中山医院肝外科团队成功治愈百岁老人
这种水稻不仅好吃,还能净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上海科学家立功了
厉害了,中科院计划五年建成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
《国家宝藏》火爆收割90后…故宫发话:再盖10个故宫博物院,我们都有东西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确诊一例人感染H7N4病例
我国科学家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发表该团队两篇长文
爱申活 暖心春 | 如果没有这台手术,这个年,他就过不去了!除夕探访华山医院重症监护室
人民日报: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
纽约市中国新年学生日在林肯中心举行
华裔科学家张锋团队最新成果!“基因试纸”测肿瘤、抓病毒、识别耐药菌
“外星人”或许真的存在!科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外行星存在的迹象
别再说寒门难出贵子,现在是穷家富养多败家子!中国家庭教育”病“在这里!
留住绿水青山!2020年建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15省已经获批“生命线”划定方案
睦邻中心听吐槽:毛笔宣纸太旧,屋顶花园太素,小区雕塑磨损太多……
浦东惊现“五角大楼”,年内将改造成进口商品展销中心!
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教授断言:数字化痴呆——数字时代孩子的新发疾病,你是治还是不治?
3月起,161项事务全市通办,社区事务中心365天开放
文汇时评 | “反向团圆”也是团圆
厨子舍:北京城最后的厨行 做菜绝活多,半小时出一席桌
中国科学家花8年为水稻配对优质伴侣,产出“白富美”后代,还能单位面积增产7%!
保护古井,心底要敬畏自然 ——访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
全国卫生12320昨天诚恳致歉,到底是谁,逼得国家部委公开道歉?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美韩裔朝鲜政策代表宣布离职 或暗示国务院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对朝政策分歧白热化
从市中心到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 能更快捷吗
上海知识产权工作十年成就获国际专家高度评价,“自我加压”建亚太知识产权中心城市
潘建伟团队项目上榜,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八项来自高校
改变声音、折叠光线……哈佛科学家造了个高级版“东南西北”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昨揭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上海交大认知机器与计算健康研究中心:探寻抢占制高点的“另一条路径”
猪圈污水溅入双眼感染病毒,华山医院首次鉴定并治愈跨物种传播病毒感染
哈佛脑科学家:学习不好, 情绪低落, 比吃药更管用的方法是……
院士两会畅想 | 丁奎岭谈“创新环境”:最好的时代,科学家更要不忘初心
英警方确认前间谍神经毒剂中毒
复旦大学课题组参与揭示人脑奥秘:最后一个神经元产生自童年时期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神经功能有望恢复!中美学者提治疗新思路,动物实验已经验证
英警方在餐厅发现神经毒剂痕迹,俄前间谍中毒案调查取得进展
跟“SARS”一样来自蝙蝠,中外科学家找到致命猪病毒起源
给我一把镜子,我能通行腹腔!是什么,让外科手术与疼痛和疤痕say byebye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