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 | 且看徐汇区基层如何拆解“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8-03-19信息快讯网

上海探索 | 且看徐汇区基层如何拆解“最难啃的硬骨头”-信息快讯网

▲徐汇区多部门联动,对武康大楼周边及部分路段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程开展施工。本报记者袁婧摄

上海探索 | 且看徐汇区基层如何拆解“最难啃的硬骨头”-信息快讯网

▲130场垃圾分类公益宣讲走进申城2017爱心暑托班,向孩子们播下垃圾分类知识的种子。图为孩子们将模拟实物的小卡片扔进分类垃圾桶。傅国林摄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这也体现在一座城市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中。架空线入地、垃圾分类……基层的探索纷纷瞄准了这些“最难啃的硬骨头”。匠心独运、针走民心的“绣花”也由此被演绎得格外生动。

架空线入地,落得“精准且漂亮”

徐汇区架空线入地整治工程指挥办公室墙上贴着两张照片,主角都是武康大楼,一张摄于今年3月5日,另一张摄于13日。两者比对,清晰可见,原先武康大楼周边蛛网般“结”在空中的管线,部分已消失。天际线逐渐舒朗,这幢九旬老楼的背景“颜值”也越来越高。

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在巴士集团、交投公司、电力公司、信息管线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徐汇区率先启动了淮海中路(华山路—陕西南路段)电车电力触线拆除工作及淮海中路、武康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程。相关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这两天,路过武康大楼附近,你看到的是施工人员正“掘地三尺”排管布线,你没看到的是之前准备工序的复杂艰难。现场施工人员透露,正式开工前,曾尝试着在淮海中路上掘过三个孔——“打开一看,地下情况太复杂,远超想像,根本无法施行排管‘手术’。”

这个小插曲恰恰印证了“很多年前就想做架空线入地,却没能做成”这一“业内传说”。

徐汇区建交委主任罗鹏翀这样作比喻:架空线入地,这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尤其在历经岁月沧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无异于在跳动的心脏上动手术。难做,主要基于这些原因:地下,管线密布,空间狭窄,轨交线、电力电缆线、通讯信息线、上下水管、燃气管等纵横交错,要见缝插针排布管线尤其困难;地上,电力线入地需要新建、改建变电站,新空间选址难,且施工需要占用车行道和人行道,白天尽量不影响交通出行,晚上又不能干扰周边居民休息,可调配的时间和空间极度有限;空中,纵横密布的各类管线、各种探头,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难。据透露,经初步排查,以武康大楼周边为例,绕在空中的管线中大约有20%属于无主管线,亟待清理。而剩下的管线要全部入地,找管位难,即便找到管位,落实好排布,还有一个新老管线信息“瞬间交割”问题,要尽量把对用户的影响降到最低。

“要么不做,要做就从最难的事做起,从最难的路段做起。啃最难啃的骨头。”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徐汇区已制定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内开展57条道路、约66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作,力争内环线内架空线入地率达80%以上。其中,2018年计划以衡山路-复兴西路风貌区为核心开展重点整治,计划开展24条道路、约27公里的整治工作。

武康大楼周边率先启动整治工程。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楼南侧,余庆路至高安路之间的一段淮海中路,长670米,马路南侧的人行道板尤其狭窄,除去不可动的树穴空间,宽度仅50厘米,所有施工工程都局限在“螺蛳壳”里。经过前期反复勘察与排摸,目前已在密布的地下管网中逐步定位落实了新的管线通道,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大楼北侧的施工空间和条件相对南侧略有“宽裕”,有望通过三周左右时间,将密布大楼外墙的各类信息管线全部“移植”入地。

根据开工一批、推进一批、研究一批的要求,徐汇区自今年3月起每月开工一批道路,首批道路包括淮海中路、岳阳路、武康路、肇嘉浜路、湖南路、嘉陵路。在推进架空线入地过程中,注重“四个同步”: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的统筹引领作用,让架空线落地“落得漂亮”,与风貌保护、城市设计同步;与业态调整同步,推进摊亭棚、店招店牌、街边绿化整治提升;与垃圾分类整治同步;与小区综合治理同步,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体现城区温度。

垃圾分类,分得“智能且便利”

居民辛辛苦苦将垃圾分好类,垃圾收运车一来,全部统装统运,居民傻了眼:“说好的分类,然后呢?”

今年1月中旬,徐汇区18辆湿垃圾收运专用车、13辆有害垃圾收运专用车全部投入运行。以往垃圾统装统运的尴尬境况由此终结,在垃圾收运端,实现了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分类收运。目前,该区首批106个小区成为垃圾分类精细化试点小区,年底全区937个小区将实现垃圾源头分类全覆盖。

要实现垃圾源头分类,必须完成两个闭环。徐汇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首先是垃圾分类的收、运、处环节,这是大环境的闭环;其次,是居民家庭的收、存、投,这是个人、家庭参与分类的具体操作路径,是小闭环。特别是个人、家庭的小闭环,要达到目标,必须在以往操作模式上有所突破——从“依靠人”逐步向“解放人”转变,让分类能分得“智能且便利”。

据介绍,目前很多小区在垃圾分类上借助熟人社会、人盯人的做法,比如,个别小区垃圾厢房早晚定点开放,由志愿者在一旁值守,监管、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尽管这一模式也取得了成效,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被动。徐汇区正借助智能化设备,探索垃圾分类投放迈向“解放人力”模式。比如,居民普遍反映湿垃圾破袋投放比较麻烦,现有的一些设施,无非将垃圾桶粉刷得好看些,一旁设置洗手装置等,不能从源头上提高居民的投放意愿。据透露,徐汇区相关部门与企业联合研发的“机械臂”即将装入垃圾厢房,自主接受居民的袋装湿垃圾,然后再内部进行破袋,湿垃圾入桶,吐出塑料袋另作投放。再比如,很多居民小区装干垃圾的那个桶永远是最容易满的,对此,拟对部分小区进行垃圾厢房改造,引入立体泊车的概念,对满溢的垃圾桶及时更换。

文: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