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 | 咸海已从“海”变成“池塘”, 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对比1987年的卫星图(左)和2010年的卫星图(右)可以发现,咸海消失的速度十分惊人。
中亚地区虽然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原本却也并不缺少水草丰茂之地,里海、咸海、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等众多大型湖泊均集中在这一区域。但是因为近百年来的人类开发、气候变化,这些湖泊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种种问题,其中,当属咸海的命运最令人唏嘘。今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让我们看一看咸海是怎么走到消失的边缘的。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因为径流量小于湖水的蒸发量,咸海的含盐量比淡水湖高得多。在咸海全盛的时候,曾经是中亚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咸水湖,其面积几乎与斯里兰卡的国土相当。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上世纪中叶以后,咸海的面积就不断缩减。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初,咸海的面积大约为6.8万平方公里,至1987年,由于水位持续下降,咸海中间的陆地露出,将其一分为二,成为南北两部分。
进入21世纪,这一趋势并未被遏止。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图片中可以看到,在2014年8月19日,咸海已经萎缩到原来西面和北面的零星部分,而东部的河床已经消失。咸海基金会官网的消息显示,咸海的面积如今已经萎缩了74%,而其水量减少近85%。有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照此发展下去,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意为“岛之海”的咸海,原本有大小岛屿1500余个。苏联军方曾经在咸海中选定岛屿设置生化武器研究基地,取名“复兴岛”。随着咸海的日渐干涸,“复兴岛”先是从四面环水的岛屿变成了与大陆相连的半岛;如今,早已褪去神秘面纱的“复兴岛”直接就成了大陆的一部分,再也没有“岛”的样子。其他的岛屿大致也难以逃脱类似的命运。
原本,咸海水质很好,水的透明度很高,深蓝色的湖水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如今,这样的美丽景色早已无处可寻,剩下的只是触目惊心的生态灾难——频繁的盐沙尘暴、严重盐碱化的农田、锐减的生物物种,还有与之伴随的当地居民高发的各种慢性病。
咸海本来渔业非常发达,鱼类多达600余种。1921年苏联大饥荒时期,咸海地区的渔民们甚至可以提供莫斯科14节火车皮的鱼作为支援,以助其渡过难关。但现在,咸海因为面积和水量锐减,水中含盐量不断上升,导致大量鱼类绝迹。仿佛只有岸边荒废已久、锈迹斑斑的渔船还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有过发达的渔业。面对这样的情景,有上了年纪的当地居民感叹:“以后,对这里的孩子们而言,咸海里有鱼就是一个神话了。”
咸海的迅速消失有着多种原因,但人类的过度开发加速了这个过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因素。咸海的主要水源是中亚地区的两条著名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1918年,苏联政府决定将阿姆河和锡尔河分流至附近的沙漠地区,用以灌溉和种植稻米、棉花和谷物等农作物。此举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开始减少,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苏联政府从1954年开始改造这两条河的自然水道,将河水引入土库曼斯坦东部和乌兹别克斯坦中部,以扩大灌溉面积,并修建了卡拉库姆列宁运河,分流阿姆河的流量。经过这番浩大工程,该地区变成了重要的粮食与棉花产地,与此同时,却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原本作为咸海水源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被用作了灌溉,咸海也就是从那时起走上了日渐干涸的不归路。
苏联政府曾经试图从西伯利亚引水缓解咸海的情况,最终因为工程量太过庞大而作罢。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也没有放弃对咸海的拯救。2003年10月,哈萨克斯坦宣布耗资2.6亿美元的拯救计划,建造一个大坝将东西两湖完全分离,并于2005年竣工。此举成功将咸海北部的海域面积由2003年的255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3300平方公里,增加了30%。而海水深度也从原来的30米增加到42米。未来,哈、乌两国还将建立联合工作组,解决咸海的生态恶化问题。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尽管国际社会拯救咸海的努力一刻不曾停歇,但据俄罗斯专家的评估,即使采用目前已获成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也很难再重现咸海当年全盛时的风采了。
文:报驻比什凯克记者 高寒
图:视觉中国
编辑制作:陆纾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