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潜入心脏的眼睛”,上海医生成功实施心腔内超声引导左心耳封堵术
▲上海胸科医院何奔教授在手术中。
“慧眼”入心脏,医生巧修心。近日,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带领结构性心脏病亚专科团队,创新融合两项心内介入领域前沿技术,成功完成了两例心腔内三维超声引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这是上海市首次将心腔内超声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在左心耳封堵领域。
左心耳是心脏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严重威胁房颤患者的健康。左心耳封堵术是国际上新兴心内介入技术,可以为患者解除血栓威胁。心腔内超声技术(ICE)是国际心内介入领域兴起的一项更新技术。它在心内导管介入术的基础上,把直径仅3毫米、长15毫米的腔内超声探头送到心腔内特定的部位,让医生得以在手术中清晰观察心脏内的细微结构和血液流动,被业界誉为“潜入心脏内的眼睛”。
目前,国际上心腔内超声技术在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等领域虽在逐步开展,但在左心耳封堵领域,国内外心腔内超声的应用经验还几乎一片空白。导管放在哪个心腔内观察左心耳最佳?是否有一些特定的切面来指导封堵器释放?包括测量其压缩比,残余漏等应该在什么切面?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封堵成功以及封堵器的稳定性?林林总总,这些专业问题国际上均无标准,亟待探索。
胸科医院心内科团队瞄准国际前沿,聚焦患者需求,积极探索,为国际上两项先进技术的结合提供实践经验和依据。本次施行的两例手术中,在心腔内超声技术的引导下,何奔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房间隔穿刺,精确定位了最优穿刺位点,同时测量了患者体内的左心耳封堵器的压缩比和残余血流,准确评价手术效果。
“两新结合”的心腔内超声引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技术,在治疗的舒适度、安全性、准确性方面都进一步得到提升,临床适应症也更广,目前可见效果也更好。
何奔教授介绍,心腔内超声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无法耐受食道超声而又急需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特别是有食道手术后瘢痕狭窄等情况的患者,能为他们提供精准的术中影像引导。此外,因为超声探头通过人体管腔送入心腔,病人术中不再需要全身麻醉,既简化了手术步骤,也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使左心耳封堵这一高难度技术能像一般心导管介入手术那样进行,获得同等疗效的前提下,患者体验更好。
下一步,胸科医院表示,将持续推进此项新兴技术的临床运用,探索出更符合国人的临床标准,进而积极加以推广,减少更多患者的疾病痛苦。
文: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姚君
图:胸科医院提供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