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室内乐作品打擂台,九位专家评审、20位媒体评审、445位大众评审共同决定最终名次
“寻找中国的声音——第六届刘天华奖民乐室内乐作品征集终评暨颁奖音乐会”昨晚(5月14日)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由上海民族乐团的乐手呈现入选终评的十部作品。在九位专家评审以外,主办方还首次引入20位媒体评审和445位大众评审,三支评审团采用现场评分的方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最受观众欢迎奖和最受媒体推荐奖。
“从这场比赛的评判方式到参赛作品,足以见得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不过度区分雅俗,而能宽容地看待各种事物。”比赛结束后,其中一位专家评审林谷芳告诉记者,专业、媒体和大众评审共同参评,使得专业评审能够不囿于自己的见解,接收到观众与市场的看法。而他听到的这十部参赛作品风格各异,分别以织体、结构、意象取胜,“足以见得上海这座文化码头有着文化发展的无限可能。”
隐去参赛者名字,让所有人用实力说话
第六届刘天华奖本着“悦耳动听,气质良好,易于传播”的创作宗旨,面向全球征集优秀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要求参赛者借鉴中国民乐传统进行创作,从中国文学、戏曲、民歌中获取灵感,同时鼓励他们将音乐创作技法的新成果融入作品之中。自筹备到评奖历时近两年来,本届刘天华奖共收到来自全球的96部民乐室内乐作品。
在这些参赛作品中,音乐院校投稿占65%,表演艺术团体占20%,少数民族表演团体及海外音乐院校及个人各占5%;亦有来自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投稿。经过初评、复评,十部作品入围终评。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介绍,入围终评作品的这些参赛者,有德高望重的国家级资深作曲家,有音乐院校的知名教授和青年教师,也有来自多所高等音乐学府的学生。她说,“在民乐团演奏这些作品时,参赛者的名字都是看不见的,因此所有人都将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运用真人秀中常见的打擂台方式,聆听大众的诉求
终评比赛中,九位专家评审打分占总分60%,20位媒体评审和445位大众评审的投票合占40%。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中国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国家一级导演刘文国,文艺评论家毛时安,作曲家顾冠仁、赵麟、郭文景,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阎惠昌和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共同构成了重量级的专家评审阵容。20位主要从事文艺演出领域行业的媒体评审,以及445位普通观众组成的大众评审,则与很多真人秀中的评审机制如出一撤。
专家评审刘锡津认为,这样的评审方式能让更多作曲家看到市场和大众的诉求。“从上世纪80年代起,有些作曲家结合西方音乐技法,谱写了一批具有一定专业价值,却并不那么悦耳动听的音乐作品,让一些观众很难接受。”但如今他欣喜地看到,眼下有很多音乐人既接受新的音乐思潮,又能扎根中国传统音乐根基,创作了不少广为社会接受的作品。“应该让国外的技法和思潮为我所用,写出真正打动国人内心的中国之声。”
而在罗小慈看来,作曲者应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积极吸收世界优秀音乐文化,创作更多既能展现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和精神,同时具有时尚文化特征的作品。“上海民族乐团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支持推广新人新作,试图拉近民乐和大众的距离。本届刘天华奖首次引入那么多普通观众评审,也是希望跳出所谓‘小众’的框架,让人们愿意走进民乐。”
记者手记:专业意见、媒体意见和大众意见,时而截然不同时而出奇一致
在昨晚的终评中,记者是20位媒体评审之一。
身为整个评选过程的见证者,记者感到在专业意见、媒体意见和大众意见之间,的确会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情况。首先必须承认,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看法是非常个人化的,就连媒体评审相互之间也有意见向左的时候。而更多时候,一些获得评审高分的作品,却并未获得大众评审的高票数,反之亦然。
然而,也有作品能真正实现雅俗共赏,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评。比如最后一个出场的《色俱腾》表现了参赛者对唐朝音乐的想象,专业评审为它打出全场最高的56.87分;20位媒体评审悉数举起“通过”指示牌;445位大众评审投出294票,与全场比赛中的作品最高票只相差三票。《色俱腾》以总分90.08分,问鼎本届刘天华奖一等奖和最受媒体推荐奖两个奖项。
记者与多位媒体评审交流后认为,在演到第五首作品以后,有少部分观众陆续退场;另外有个别媒体评审提前离场,换上了替补的其他媒体评审,由于评判总人数和评判标准的不一致,可能会对演出顺序排位较后的作品造成些许影响。当然,整个评审过程已经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公平,只是还有更大的完善空间。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部分图片来自比赛组委会、部分图片由姜方摄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