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头饰,水袖重叠,美目盼兮,小宫灯明亮。屏风的花鸟图呼之欲出,这可不是面人或泥塑,而是可以吃的翻糖蛋糕啊!不过……这怎么让人舍得吃啊!
就是这款蛋糕技惊四座,征服了所有评委,一举拿下金奖!
蛋糕美人的神态,极其逼真:
眸若清泉,眼似秋水,
朱唇皓齿,嘴角微扬,
笑意盈盈,含情脉脉。
披帛上清晰可见的花纹,笼在美人身上的纱衣,微微透出皮肤的颜色,所谓“薄如蝉翼”,最恰当不过。
另外一件名为《醉卧忘忧境》的作品中,一个古风美女俯卧在石阶之上,石下有湖水、莲花,身后有假山、青烟,手边还摆放着酒壶、酒杯。即使是几毫米的小花上,也可看出细微的纹路。
这件作品一亮相,便让评审们连连称赞“amazing!amazing!(令人惊讶)”
但制作湖水用的翻糖太厚,违反了参赛蛋糕可切割的规则。而这款登峰造极的作品让所有评委一致认为其已经超出比赛的水准,为了不让它因为违规被淘汰,评委破例让它辗转各个参赛组别,最终让作品获了奖。
你可能想不到,这样美妙绝伦的作品出自一个80后的小伙子之手,他叫周毅。
小伙带着这件名叫《武则天》的作品,和另外四件作品一起,一举拿下了世界最大的蛋糕比赛“英国国际蛋糕比赛”的三个金奖、两个铜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
▲周毅的其他获奖作品
这个眉眼带笑的80后愣小伙儿,看起来文文弱弱,却是一个十足较真的人。
他说,小时后成绩不好是“学渣”,直到发现自己在面塑上有兴趣,才开始有了成为手工艺人的想法。
当年学习面塑,一连好几年,晨昏颠倒。有些时候,每天只用一碗白水面果腹,为的是磨砺自己,将身心与面塑合一。
一次西点比赛,周毅见识到了国外的拉糖技术,他瞬间像发现了新大陆,开始自学拉糖。因为有面塑的底子,周毅学起拉糖轻车熟路,很快就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还不惜远渡重洋,向世界第一糖王讨教。
6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毅发现了一种翻糖蛋糕的技法。翻糖做出来的花瓣,竟然能与真花媲美,还易于保存。
周毅作品已经在食品雕刻界,颇负盛名的周毅,看罢翻糖作品,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务学习起来。
刚开始,他对材料不适应,就拿芋头练手。
练着练着,平常不起眼的芋头,竟在他手中,变成了瑰宝。
翻糖是新兴事物,易于传播,前景好。可面塑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即便现在市场惨淡,但上百年文化沉淀,儿时街口面人儿的趣味,是几代人的记忆,不能说丢就丢。
怎么办呢?要不试试两两相融,将面塑融入翻糖,至少还能传承。想到这儿,周毅开始尝试做面塑的法子,来鼓捣翻糖。他先用铁丝盘出支架,一些翻糖固定在支架上,细细雕琢。
三三两两工具,巧手来去如飞,美人初具雏形。
蛋糕上那柔软的“布料”,每一处皱褶都要精耕细作,力求真实。
因为执着于细节,一个这样的美人,往往要殚精竭虑3—4天时间,才能算是完成。
"我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从早到晚都在做糖、擀面、捏糖人,几乎不出门。"然而,在学会制作翻糖人偶的技巧以后,周毅对书本上传授一些方法不满意。他开始尝试融入中国传统捏糖人的手法,力求把人物的每一次细节都做到极致。
”我觉得西方用的材料不能擀出薄衣服的质感,所以我自己调制了新的原材料。 我可以把糖坯擀成纱一样薄,然后做成衣服给人物传上去。"
光是几根手指,周毅从修改粘合,到干脆重来,就足足做了7、8遍。
制作的时候,每天只睡3小时。正是这股子较真儿的劲头,才使周毅的作品在国际上艳惊四座,让外国评审宁可破例,也要给他颁奖。
也正是他的较真儿,才有了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蛋糕大赛多个冠军的“糖王”。
对周毅来说,这次参赛就是“要表达中国文化”,他希望自己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这样的事情。
周毅“糖王”的名号越打越响。如今,这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蛋糕师在中国创立了“我是主厨培训学校”,出版了《跟着大师学翻糖》,还拥有了自己的模具制作工厂。那个成绩不好的男生经过重重磨砺,终于成为了他一度梦想的人。
周毅其他作品:
编辑制作:李思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