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 申城博物馆群落效应正在“生根发芽”

2018-05-18信息快讯网

国际博物馆日 | 申城博物馆群落效应正在“生根发芽”-信息快讯网

博物馆的集群化发展对于彰显上海文化特色,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人文魅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制图:冯晓瑜

126座博物馆在上海地图上星罗棋布,集聚区初现规模——

申城博物馆群落效应正在“生根发芽”

今天的申城,俨然一座“博物馆之城”。126座博物馆在全城星罗棋布,甚至覆盖部分远郊地区,若干博物馆集聚区正在形成——

在人民广场一带,云集着颇具分量的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大世界非遗展示中心,它们共同呈现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在原世博浦西园区,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国际乒联博物馆正带动起一个文博群落,未来这里将有多家博物馆进驻,其中就包括一个面向未来的儿童探索类博物馆;

在苏州河沿线及至杨树浦路,利用工业遗存改建而成的各类博物馆小有规模,如由纺织工厂蝶变而生的上海纺织博物馆、建在眼镜厂旧址上的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从百年水厂转身的杨树浦水厂博物馆;

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东方乐器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等众多中小型博物馆因地制宜,加深着这片区域的历史人文底色;

……

“博物馆的集群化发展,可以说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标志性特征。这对于彰显上海文化特色,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人文魅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事博物馆学研究的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陈凌云指出。然而,博物馆的群落效应不仅仅在于拥有足够数量的博物馆,更在于这些博物馆形成不同的层级,满足不同的需求,共同激活一整片区域、一整座城市的文化氛围。

那么,我们距离博物馆群落效应“生根发芽”、辐射出对于这座城市的深远影响力,还有多远?

博物馆的群落效应,在于共同激活一种浸润式的文化艺术氛围

“使博物馆群落切实发挥文化传播、艺术涵养的功能,它们才能真正成为新的城市文化风景线。”在陈凌云看来,当前博物馆数量极速增长的现状下,还有很多需要踏实迈好的步伐。新近发布的《上海市博物馆年报2017》显示,上海众多博物馆各自的参观人数其实相差悬殊。有人坦言:“在上海,影响力较大、美誉度较高的仅有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少数馆,与博物馆业发达的欧美城市相比存在差距。社区一级的博物馆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成为市民闲暇时达成共识的去处。”

以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群、柏林的博物馆岛为例,这两个经典样本或许能给上海的博物馆群落发展以对标性启示。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集群,包括19座博物馆、美术馆和国家动物园及9个研究中心,拥有1.38亿件艺术品和标本。其群落优势在于,旗下拥有各种不同类型博物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与偏好,作为城市和国家的重要文化象征,资源的集聚利于更大程度上发挥和彰显博物馆的功能。由柏林老博物馆、新博物馆、国家艺术画廊、博德博物馆及佩加蒙博物馆组成的柏林博物馆岛,1999年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五座博物馆的收藏各具特色,整体建筑设计规划和谐统一,在展示德国优秀文物藏品的同时,推动了柏林城市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见证了柏林城市更新的历程。

博物馆进入“服务时代”,“用户体验”成为留住观众的关键

申城渐渐崛起的博物馆群落如何从物理的存在中跳出,与大众建立起深层的连接,是未来上海众多博物馆发展的关键。时下,博物馆进入“服务时代”,博物馆的关注点从“物”转向“人”。能不能以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教育内容黏住观众,提升“用户体验”,考验的正是公共服务水平。

“没有公众的热情以及求知的欲望,没有公众的进入与参与,博物馆就不可能在城市中树立起自己的地标,也不能建立起与公众的依赖关系。”资深文博专家陈履生告诉记者。他认为博物馆应该以更多的热情关注和解决让公众看懂的问题。他举例,博物馆在方寸之间的说明牌上就有颇多值得深究之处。“说明牌事小,关系到的是公众进入博物馆参观的基本感受和获得知识的多少。如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一些器物的名称有许多生僻的字,就需要用拼音来注释。有些展品与其他展品或者与墓葬出土等有关联内容,这种关联性所表现的丰富信息,也不妨在说明牌中加以说明。”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提到,对于“教育”这个词,博物馆需要持续深化理解。“我们过去讲博物馆教育,更多的是讲一种知识、方法、技能的传授。而现在我们理解的教育,更多的在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是为了激发观众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单是字面上的学习,还有着体验、参与、休闲等多种可能。”近一两年来,上海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活动就是这样给市民留下越来越深刻印象的,如在雅典珍宝特展举办期间,借由浸入式戏剧《美狄亚》这一古希腊著名悲剧唤起人们对于当地文明的理解;在吴门信札特展举办期间,特邀上海评弹团,用传统曲艺和吴侬软语把手札的内容演唱出来。陈曾路透露,这些全新的认识其实是由观众巨大的需求所驱动的。观众的需求是博物馆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需要向欧美同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像是分众化教育方面,我们能不能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目的的参观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作者:本报记者 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马路40年 | 曹杨路:映射上海产业升级 从单一“工人新村”到多功能文化群落
6万多人集会反对, 安倍修宪民意基础正在丧失
警察故事||梦想是在机铁轰鸣中守护申城的平安
尽展舌尖上的陕西,丝绸之路陕菜国际美食节盛大开幕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6日揭幕
一周观察 | 韩朝联队时隔27年再战世乒赛 ,国际乒联“冒险”为和平破例
国际观察 | 亚美尼亚重新选举总理却“无果而终”,俄罗斯会失去战略前哨吗
(国际)(5)纽约:“春日童话”花展亮相梅西百货
“上海农场”里,正在崛起一座高标准的“临港生态智造城”
让文物活起来:“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99家博物馆将免费开放
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申城”,感受不一样的毛尖文化
美朝领导人会晤地点目前定在新加坡,双方团队正在为会谈做准备
专家视点 | 特朗普成为“退群”任性玩家的背后:美国与世界的互动正在恶化
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将在沪举行
5月高温罕见,申城今明或迎35℃
立体照片何时流行?百余年前的上海铜温酒具什么样?快来世博会博物馆找答案
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今天《汉字》巡展绽放申城,首次为青少年专门设计展览内容
今年,九所上海高校在境外办学,近20个办学项目正在开展……
加强馆藏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京津冀将合建博物馆生活圈
田沁鑫瓦列里·福金对谈:剧院就像博物馆,不断把经典流传下去
申城开展第四次经济普查试点
两大共产党正式合并,尼泊尔共产党成为尼有史以来最强大政党
“5G+8K”试验网沪首发,“8K生态”进入布局构建
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昨晚闭幕:以“码头”成就海纳百川,从“源头”激发创作活力
文汇时评 | 在博物馆与公众生活间架起“超级连接”
国际博物馆日丨大开眼界!除了卖萌,原来博物馆文创还有这么多可能
是什么阻碍了国内博物馆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衍生品?我们和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聊了聊
国际博物馆日丨整整一个月,我都在纽约的博物馆商店里买买买
图文故事 | 博物馆何以重要?习近平“打卡”告诉你
国际博物馆日,215场活动等你来参与!
中国已成为法国国际学生第二大来源国,留学浪漫国度该选什么专业
15万平方米紫色薰衣草花海正在上海绽放,约吗?
博物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正在缩短,昨天上海参观博物馆的人数近8.5万
优化消费环境,让“上海服务”更有温度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申城先锋
三省一市正在研究制定《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中国坐标·上海站落幕,两万申城市民热情参与 这场申城原创IP赛事培育起成熟市场
美术馆的“墙”正在全方位打开,未来的艺术展览就是视觉表演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