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墙”正在全方位打开,未来的艺术展览就是视觉表演
▲中国美术馆“美在新时代”特展前排起的长队
大数据显示,今天,大部分观众步入美术馆出于生活方式的导向,在他们心中,美术馆是一个与商场、电影院并列的社交选项。这是近日于山东举办的“携手·共享——2018美术馆发展论坛”上透露出的信息。
美术馆曲高和寡的时代已经翻篇了。最近几年,国内美术馆涌现出的“爆款”展览越来越不鲜见。比如前段时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在新时代”特展,汇集20世纪艺术大师经典作品,在10天展期之内吸引了多达13万多人次观展,排起的长队常常从美术馆一直蜿蜒至后街皇城根,足有两公里长,最后一个周末,每天的观展人次都多达2.6万。可以说,这样的公共文化事件是由大众文化需求促成的。而面对这样的需求,美术馆未来又该如何更新系统、升级驱动呢?
▲中华艺术宫的公共教育讲座现场
关注点由“物”转向“人”
“从前的美术馆博物馆关注‘物’,物件的研究,物件的陈列。现在我们更看重人,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公众,也包括艺术家,包括之所以成为人的那种东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指出。
在他看来,这并非意味着忽略对于作品的关注,而是说对于作品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于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做美术展览很多,在做美术展览时如何将一个作品的生产放在人的环境,这需要研究所处的历史背景,研究艺术家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巫鸿曾经策划过一个历史与遗迹展,追溯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作品。他重新研究作品当年怎么样身处这一具体环境的特殊意义。其实我们的艺术作品同样需要强调生成的机制和人的作用。新美术馆学和新博物馆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要将作品深层的背景展示给公众。”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美术馆的“墙”需要全方位打开
不少专家都提到,未来的美术馆应该是无墙的美术馆。但这不是简单的“走出去”,组织一些展览走出去。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王南溟说,美术馆的建设要与社区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我们还没有看到美术馆与社区文化之间很好的关系,或者说,美术馆还是在白盒子内发挥着它的学术功能。这需要美术馆与社区建立起一种不断的互动而找到各种各样的生长点,并将不同的共识再发展成新的出发点。”
也有人指出,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美术馆的空间概念发生了改变。包括网络、虚拟空间、视觉虚拟、空间VR等,其实都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美术馆也可以以不断的思考来探索新空间的拓展。”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美术馆展览现场
未来的展览就是视觉表演
在原宝龙美术馆总馆长、策展人王纯杰看来,今天的美术馆展览现场其实更像是一个剧场。“美术馆不应只有一堆作品,展场要变成一个视觉的观念的空间。展览本身就是一场视觉表演,一个视觉剧场。在这之中有序幕,有动线,有小高潮、大高潮,有情感理念。”他认为展览需要空间美学的策划。这是一个整体性的策划,教育活动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展览开幕就意味着策展结束了。展览开幕反倒是策展工作另一阶段的开始,因为每个展览只有不断与观众互动才能拥有更多的人气。策展人需要根据观众的反映不断调整。到了展览最后一周,展览拥有了最多的参观人数,观众的热情像是让展览关不起门来,这才是好的展览。”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