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需要了解教育规律
上海市特级校长、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 张人利
当前,家长对自己孩子教育的关注似乎已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其中幼儿园和小学孩子的家长尤为突出。孩子的成长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可以说这是件好事,问题是如何正确地关注。
教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例如,习惯、态度的养成,人格的培育决定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但是孩子在不同的年段,三者教育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幼、小阶段的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尤为关键。年轻的爸爸、妈妈,在他们纠结地学着别人家给孩子报这个班、报那个班的时候,是否对家庭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呢?而且,教育者就是父、母,可能他人都很难取代。
教育规律,包括孩子的认知规律。什么年龄阶段学习什么知识?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学习?都有其规律。
目前,延晚学习的少,超前学习的多。超前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难以学会。儿童形象思维、语言模仿能力强,但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弱。学前儿童提前学习许多数学没有意义,即使会做100之内,甚至1000之内的加减法,也是背出来的,因为他们很难抽象出什么称“1”。即使语言学习,也往往只能在听说上,因为幼儿手的握力不够,逼着他们书写,真是难为了孩子。成年人认为很简单的左和右,对幼儿并不容易。自己的左和右、别人的左和右都认识清楚,一般要到7岁。有的家长教幼儿跳绳,孩子怎么也学不会,但到了某年龄,一跳就会了。有的孩子能学会,但要花大量时间。例如有理数的加减法,过去在小学教过,学生56课时还不够,但是到了中学6年级,26课时就行了。最近,上海市多部门联合发文,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明确禁止在小学阶段进行各类数学竞赛,这是很有道理的。不是学数学不重要,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学科,从某种视角看,数学水平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力,也不是数学竞赛不好,而是数学竞赛低龄化、大众化和功利化不好。小学阶段搞数学竞赛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自然不符合教育规律。当前,不少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学什么自己家孩子也要学什么。不管什么学科,也不管孩子什么年龄,喜欢什么,这就不符合认知规律。
此外还有“怎么学”的问题。规范的幼儿园的教学常在情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这并不是某一学科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是以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的方式出现,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着力在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进入小学,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同样也有规律问题。例如做练习,就有家长认为“多做总比少做好”,情况是否这样呢?其实不然。大数据统计告诉我们:15周岁的孩子,一周课外作业的总量最好不超过11.8小时。这就是说,在11.8小时之内,做作业是有效果的,超过11.8小时之后,效果不仅不明显了,甚至还会相反,成绩反而下降。这在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再则,家长、教师讲了,孩子即使认真听了,是否就等于学会了?其实也不然,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历。这种知识和经历,有的能帮助新知识的掌握,有的与新知识的掌握是完全相悖的,往往需要“对话”方能真正掌握。
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学科的研究,更有对人的研究。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对人研究的复杂程度远大于对学科的研究。以上阐述的一些教育规律主要在人的研究上,而且只是在人的共性研究上。人与人还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简单的好与差,高与低。例如数学学得好的,是聪明的,数学学得一般的,聪明人也比比皆是。只是有的适合学文,有的适合学理、学工、学艺术。即使有的文化知识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很强,将来也可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工匠。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攀比,意义不大,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道路。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家长的职责不仅在养,更在育,育就是培育、就是教育。家长如果能了解一些教育的规律,更科学地关注自己的孩子,就一定会减少焦虑与盲从,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快乐的、积极向上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