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文允武,书道拳道融汇贯通
▲王翰之在“2018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写下一个苍劲有力的“道”字。“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向更多人诠释打拳与书法的关系。
文武贯通,动静皆宜,是中国武术人所向往的境界。王翰之的传奇人生,正是将文武之道完美融合的范本。
拥有卓绝武技的同时,王翰之在书法、篆刻等方面亦有颇深造诣。 “拳者心之字也,字者心之拳也,写字即是纸上打拳,打拳即是空中写字,故两者可以相益互补,一气同德,造化在心。”他用简短数字,将书法与打拳之间的关系精辟解读,形象且富有意境。
与精研八卦掌一样,王翰之对于书法的喜爱也深受父亲王壮飞的影响。“在烟台时父亲就喜欢写字,专门请了一位举人做老师,我也跟着一起写。来到上海后,他与很多老先生成为朋友,我就跟着他们学习写字、作诗、篆刻。”5岁开始打拳的王翰之,书法方面亦有了“高规格”的启蒙。虽因痴迷练拳不安于在学校课堂里上课,但在父亲的要求下,他熟读古文经典,连练拳走掌都与论语相伴,积累了不俗的文学素养。王壮飞在上海结交的一众文人墨客,都成为了王翰之问学的对象,在他长长的“私教”名单上,不乏郑逸梅等文化名人。
1962年,上海市青年宫举办书法培训班,由一代宗师沈尹默主持开班上课。在众多报名者中,王翰之经考试录取入学,成为第一期十余名尖子学员之一,同学还有周慧珺、胡考等。 “写字讲究运气发力,如同纸上打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如王翰之所言,一笔,如一掌;一字,如一招。一幅书轴就是一组套路拳法。八卦掌的 “拧、裹、钻、翻”,就是书法中的 “绞、藏、啄、衂”。书法中的中锋圆转,就是八卦掌的圆中打直。书法以 “入木三分”为功力,拳法以 “寸劲透心”为功夫。因此,他一旦临池挥毫,每每可现真气灌注,扎扎有声的场面,行笔过程,笔笔遒劲,老辣圆润,但这种 “力”既非矫揉造作的表面张力,也不是刻意追加的腕部高压,而是类似于内家功夫 “含胸拔背”之后的,源源上溯的腰腿发散之力,使英武之气充溢方寸,纵逸之势融汇毫尖。
2016年9月,应上海市文联和书法家协会邀请,王翰之在上海市文联展厅举办书法展,通过一幅幅作品展示武学大师“纸上打拳”的功力。同时,继《拳道》之后,由他撰写的《书道》一书也正式发行。“练拳,书法,道理都可互通,是更深的哲学。”文中有武,武中有文,文武双修的王翰之直言,“无论打拳、练字,都须遵循得当且纯正的中正之道。我们传播、传承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过程都离不开一个‘道’字。”
▲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现场,王翰之挥毫书写“功夫”二字。
今年的“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王翰之就以文武融合的方式,一边展示八卦掌的拳法,一边在舞台上笔走龙蛇写下一个苍劲有力的“道”字。“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向更多人诠释打拳与书法的关系。”他透露,“道”字的走之底写得不平顺,其实是有意为之,“人生不是一路坦途,有高山低谷、有坎坷起伏。无论打拳、练字还是传承中国武术的精髓,‘道’不平坦,都不容易。”
作者:报记者 谷苗、叶志明
图:均上海市八卦掌协会供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