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中国文化之拳拳赤子——读陈福康《郑振铎传》《郑振铎论》

2018-06-04信息快讯网

守望中国文化之拳拳赤子——读陈福康《郑振铎传》《郑振铎论》-信息快讯网

▲《郑振铎传》陈福康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郑振铎先生120周年诞辰,去世60周年。一个甲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时间之流逝、厚积、循环、忆念。而陈福康教授于此际修订再版《郑振铎研究书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三种——《郑振铎年谱》《郑振铎传》《郑振铎论》,意义重大。陈福康教授是学界研究郑振铎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笔耕不辍,立志为郑先生著书立传。数十年间,他以一人之力,通过长期扎实而艰苦的学术钻研,勾稽史料,推陈出新,建立了关于郑振铎研究的年谱、传记、论述之完整系统。今年发表的这一系列重要成果,标志着当代学者对五四学人史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学术典范的意义。

首先,重新认识郑振铎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地位与意义。通过陈福康教授的执着钻研,其所发掘援引的大量思想动因、具体事例及人物关系,令人真正了解到:郑振铎实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之先声与翘楚,他是真正求中国文化能独立世界学林的五四新学人,是汲汲热衷于保卫和启迪文明火种的传火者,是尽心传承华夏文化之拳拳赤子。

郑振铎是五四新文学运动背景下诞生的、开时代风气的新学人。他和诸多同时学人不同,童年较少深厚的传统家学之熏陶,却能不受五四时期偏激绝对的反传统思潮影响,主动吸收传统文化母体之精髓养料,又以崭新而客观的视角洞察历史,谋划未来,以求中国文化之真、通、新。1920年,以郑先生为核心组织的民国第一个且最大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之会章即表明:“本会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他对传统文学和文化的认识、发掘、整理,是要求其真、执其正,辨清“金玉”与“沙石”。在此基础上,他有《中国文学史》(中世卷第三篇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著述,同时也在文献、艺术、考古、民俗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是为求其“真”。同时,他又不仅将中国文化从古至今联系起来,还“在与世界文化的广泛的比较和研究中,阐述新的文学观念”,大量翻译引进世界各国文学,发比较文学之先声,是为求其“通”。最后,他也大力主张五四新文学之蓬勃发展,不仅自己投身于散文诗、小说、杂文等创作之中,还大力组织文学社团,创办编辑文学刊物,是为求其“新”。正因时代与个人所带来的“雄浑精神与广阔视野”(卢卡契语),以及对中国文学文化深沉的热爱,郑振铎才能有如此深刻伟大的认识与贡献。

同时,郑振铎是具有使命感、启引中国文明火种的传火者。首先他以积极而负责的学术态度,针对传统文学遗产做了大量成系统的编选、题跋、校勘、出版等工作。如其主编《世界文库》时,就亲自整理保存了诸多重要诗集版本,包括敦煌文献;对小说、戏曲、民间文学的刊载也不遗余力;足见其对待文化遗产鞠躬尽瘁、薪尽火传之责任心。其次,在抗日战争时期,郑振铎在形如孤岛、危如累卵之上海极力抢救、影印、收购文学及文化遗产,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郑先生认为:“‘辑佚’的工作,往往是‘文艺复兴’的先驱。”陈福康教授评论郑振铎:“努力整理中外文学遗产,以夸父与日逐走和普罗米修斯盗取神火的大圣大勇精神,在昏暗的旧中国的文坛上点燃了耀眼的爝火!”期待中国文明之复兴重立世界文明之林,正是其使命与责任所系。最后,郑先生之热望又非无本之木,而是根源于对世界文明的宏观理解,以及对文学之大用的强调。他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观,“为人生的文学”,以复兴、发扬中国之文学文化为己任,并强调文学之于社会人生的巨大影响;他也不断积极发掘提拔新文学作家,如郁达夫、许地山、黄庐隐,甚至老舍、巴金等,并倡导儿童文学的创作发展,可以说充满对未来文明之曙光的乐观期盼。

此外,郑振铎对中国文化运命的捍卫与赤诚,亦足见其拳拳赤子心。他是学者、作家、编辑,也是以笔为剑的旗手和斗士。陈福康教授给出这样的评价:“郑振铎的一生,就是这样追求光明,追求革命,一直保持前倾姿势的一生。”同时,上海作为郑振铎一生中重要的因缘之地,也见证了其抗争与转变的人生轨迹。在上海的五卅运动、“四·一二”反动政变、日本侵华战争的孤岛时期、战后的民主斗争中,他都能看清中国未来的道路并坚定地站在进步的一方;并以文化人所能竭尽的一切努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以“殉道者”般的进步思想和实际行动捍卫中国的光明与希望。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郑振铎身居文化系统要职,鞠躬尽瘁、勤恳为公,受到政界、学人的一致推重;1958年先生的壮烈牺牲,则令当时文化界万分震惊与惋惜。

陈福康教授关于郑振铎的著述,特以穷尽史料、故事细节及人物之相互关系为重要特色。如《郑振铎传》中有抗日时期郑先生著名的“最后一课”,还有本次修订新增的在四马路与汉奸“赛跑”等见诸报端的大量珍贵史料。《郑振铎论》中则新增了“郑振铎与同时代人”这一系列专题,使得先生与时人的交往、时代与个人的际会沉浮历历在目,这也是作者多年心血所成。读其传,如见其人;这些人生中宝贵的故事与细节,使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郑先生捍卫光明与文化的赤诚之心。一生奋斗不息的郑先生正是这样一个文化人的典范楷模,也是守望中国文化之拳拳赤子。

作者:胡晓明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周怡倩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抗日战争时,郑振铎为国抢救珍稀文献
唐颖最新长篇《家肴》:弄堂里的“洋”气上海人身上,有最本土的中国文化真髓
打响四大品牌·聚焦上海文化 | 以“红色之源”“文化之源”闪亮上海文化标识品牌
印度票房冠军《巴霍巴利王2》在中国遭遇滑铁卢,文化鸿沟没那么容易跨越
迪士尼音乐剧《美女与野兽》中文版下月献演,中国元素扮靓舞台
走进“汇创青春”|五种乐器演绎《印象变脸》,“95后”上音学子用中国风展现音乐的民族深情
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 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
新华社评论员:加强体系建设 提升监督效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到人民中去,多地开展“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活动
打响四大品牌·聚焦上海文化 | 让主旋律和现实主义题材赢回观众
人生的老境,孤独也自由——日本媒体眼中的芥川奖新作:若竹千佐子《我将独自前行》
【大家谈】新时代干部需“底气十足”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系列评论
【大家谈】绘就实干担当“三原色”——“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系列评论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资政建言,汪洋主持
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上海合作组织17年发展历程启示录
“2018上海艺术商圈”启动:文化、商业亲密牵手,打造上海营商环境新亮点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机遇空间中国旗舰店8月即将开业
惊喜!全球首例3D打印人类眼角膜问世,用于移植或仍需时日
深耕经典 礼敬先贤——评李嘉翼、祝鸿杰《尔雅正义》点校本
三十年前,中国出了部超级cult的神话剧,至今在很多人心中留下森森回忆
中国好人,凝聚奋进力量
《归去来》:四个“至上”绘就当代中国人价值图谱
守护共识需中美相向笃定而行——中美经贸北京磋商传递的信号
汪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巩固壮大新时代统一战线
上海牵头共筑药品监管区域协作体系,助力长三角诞生更多“全球新中国造”生物医药
故宫正为其办个展的这位海派名家,体现着江南文化进入上海都市的再创造
自己与自然——赫拉克利特的箴言诗
开启务实合作新局面——迎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系列述评之二
当数十名观众迟到时——室内乐团中提琴首席说:开门吧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谈西北汉简:这是秦汉历史和丝绸之路文化的资料宝库
成都春熙路发现一处遗址或为唐玄宗梦中买酒的酒肆富春坊,唐朝的酒肆文化你了解多少?
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谋求进一步发力
网络文化正版化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份报告再次证明中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
近100年前日本学者考察中国文物古迹,复旦文史学人重走一遍有哪些新发现?
【文化记忆】话说江南文化之松江古乐与《十锦》(上)
这些作品得到了国家动漫政府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来看看评语
怀念照隅室老人 | 陈福康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