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一时的“布拉吉”
此后,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女士服装,色彩鲜艳的布拉吉成了城市最靓丽的风景。
▲上世纪60年代的橱窗
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每年21尺。
那个时候,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就更通行了。
70年代的橱窗里,出现了许多化纤面料。当时,化纤布料“的确良”风靡全国。“的确良”是合成纤维,因为其挺刮、耐穿,且可以免烫,深受老百姓青睐。虽然“的确良”的价格要比棉布价格高出很多,但只要商店里一有货,就会被抢购一空。
▲上世纪70年代“的确良”广受追捧
1975年,上海金山石化总厂年产10万吨纤维生产线上线,更多的“的确良”进入到了普通百姓得家里,人们渐渐告别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
那时的青年人,上穿“的卡”上装、下着“毛的”裤子,被称为“上的下的”。脚上再穿上7元6角5分买来的皮鞋,号称“765”皮鞋,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改革开放以后,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后的上海首届青年橱窗设计大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这一时期开始,橱窗里也出现了许多国际元素,比如英文、外国模特、洋酒等,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向世界开放,融入全球的时代特征。
▲橱窗元素开始多样化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对于服饰也有了新的追求,比如,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人们在温饱之余越来越强调个性。
服装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逐渐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开始“追求个性”。
进入21世纪,服装更成为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人们追求的是与众不同,以及服饰与个人气质的契合。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元素也开始在世界服饰市场中越来越凸显并得到广泛重视。
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景象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如今,小小一方橱窗不再仅仅是服饰和商品的展示,开始主动嵌入时代元素,成为可以“诉说故事”的小舞台。
比如,在这两年的静安戏剧谷演出季中,街头商场的一个橱窗主动打开玻璃间隔,成为形体剧演员表演、与街头路人展开互动的媒介及舞台。
▲橱窗里开始上演戏剧,成为文化交流的媒介
小小橱窗,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量尺,更是上海这座万商云集的国际化大都市巨变的缩影,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硕果。
迈入新时代,在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中,这方小小舞台将留下更多值得回味的时代动人身姿。
作者:顾一琼 汪荔诚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戎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