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票房冠军《巴霍巴利王2》在中国遭遇滑铁卢,文化鸿沟没那么容易跨越
▲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2》的剧照。剧中主人公如天神下凡,体现了印度文化中对英雄伟力的崇拜。 东方IC
《巴霍巴利王2:终结》在中国遭遇票房滑铁卢,这消息最近甚至登上了印度报纸。回想2017年电影在印度上映时,全民热捧,场场爆满,最终以170多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7亿元)刷新印度电影票房纪录,赚得钵满盆满,被誉为印度版《哈姆雷特》。近年来,阿米尔·汗的电影在中国市场屡屡掀起热潮,印度政府都在考虑让“萌萌哒”阿米尔叔担当对华形象大使了。《巴霍巴利王2》忽然浇来一盆冷水,为什么呢?透过这一冰火两重天,我们可以窥见中印民众在文化和审美上的有趣差异。
《巴霍巴利王》是典型的印度英雄神话作品。无论是一箭三发、以一人之力击败蛮族入侵,还是独占象背、驰骋沙场,巴霍巴利简直如天兵下凡,看得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耍帅技能已经超越人类的认知水平。没错,在印度传统经典作品中,盖世英雄都是神的化身,如《罗摩衍那》中战胜魔王罗波那的英雄罗摩、《薄伽梵歌》中阿周那的御者黑天等。既然英雄的力量来自神灵显现,那么情节再怎么夸张也不为过。在台词设计上,人物间的对话更显示出磅礴的气势,仿佛角色不是在对话,而是承受天命,对观众进行富有激情的演讲或正气凛然的宣判,呈现出古典英雄之美。可以说,印度文化中对英雄伟力的崇拜与对神灵的信仰是同一硬币的两面,根植在印度文化的血液中。
对于国人来说,圣人教诲我们“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文化关注的是现世生活。英雄的种种神迹是不符合现实逻辑的,不符合接受理性的,中国观众也就难以获取印度观众式的入迷。反观近年来在中国流行的印度电影,无一不与现实密切关联,《三傻》是对教育制度的嘲讽和批判,《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展现勇于改变命运的正能量,《起跑线》则恰恰契合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中国观众喜爱、欣赏、赞叹的,是印度电影中活生生的元气,而这种元气必须要和现实发生关联才能引发共鸣。
对印度宗教文化的陌生,也导致中国观众难以欣赏影片的细节之美。提婆犀那公主登上梦幻之船时,巴霍巴利俯身让她踩着自己的身体跨过水域,这与湿婆神的故事产生了微妙的回响。印度教三大主神中,湿婆是最具威力、最受尊崇的毁灭之神,毗湿奴是保护众生的维护之神,梵天则是创造之神。湿婆的妻子是温柔娴淑的雪山女神帕尔瓦蒂,帕尔瓦蒂也有许多化身,其中最黑暗恐怖的化身便是迦梨女神,她象征着女性和宇宙蕴含的破坏与毁灭之力。有一次,迦梨消灭恶魔后陷入狂喜,无法自制,不由自主地踩踏大地,令众生惶恐。湿婆为减轻众生的苦痛,于是“实力宠妻”,躺在迦梨脚下任其践踏。再如,在上部中,巴霍巴利之子希瓦在林间捉弄阿瓦迪卡,这来自于牧神克里希纳的形象。克里希纳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既正义善良,又伶俐多情,经常在林间与众多牧女嬉戏。
传说故事与电影情节多处形成互文和呼应,如果了解这些故事,观者不免会心一笑,进而发掘出更多人文内涵,引发观影愉悦。正如外国观众要看懂《甄嬛传》细节中蕴含的深意,必得首先了解其涉及的典故,不然则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巴霍巴利王》引以为傲的,还有其大制作、大场面。上下两部电影制作费用分别高达18亿、25亿卢比,一再刷新印度电影制作成本,令观众过足了眼瘾。此前,印度电影多采取小而美的投资制作模式。由于不同地域语言各异,某一语种的电影难以在使用该语言的地域之外产生影响。《巴霍巴利王》诞生于南方的泰卢固语影坛,却横扫全国,甚至令不少影评人担忧该片过于成功,导致这种好莱坞式的大制作模式会伤害小电影制作,进而破坏印度电影百放齐放的局面,导致影片风格趋同。但2.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对中国电影来说司空见惯,中国观众对大场面也早已审美疲劳,烧钱、场面宏大、内容空虚简直成了烂片的代名词,以小成本表达人格力量的模式反倒更接近电影理想和艺术追求。由于中印两国电影制作模式的阶段性差异,两国观众的审美趣味也不尽相同。
不管怎么说,《巴霍巴利王2》虽然失利,不影响我们对下一部印度电影的期待。中印文化间诚然有很多差异,但对好电影的期待、对艺术的追求是相通的,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文化交流才显得更加必要。
作者:水心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沈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