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这个学霸家庭有多牛?

2018-06-15信息快讯网

出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这个学霸家庭有多牛?-信息快讯网

▲高平向记者介绍家庭成员

家中有一名博士就实属不易,如果家中有9个博士呢?

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这么一户普通家庭,母亲务农,父亲是位木匠,家中竟“云集”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在当地被传为了佳话。

5月30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到了应县广新小区,在一处住房内,见到了这些博士们的父亲高存喜和老人的大女儿高平。

简短了解后,记者得知,高存喜的老伴杨桂莲在4月份因病离开了这个大家庭。因为还没释然,老人目前不想回自己的家,在二儿子高禄和女儿高平家交替暂住。

“父亲和母亲恩爱了60余年,他看见熟悉的东西就会想起老伴来。”高平说,我们这个母亲真的是太优秀了,家中的兄弟姐妹能成气候,无一不与她的良好教导有关。

高平边说边望向了窗外,给记者说起了杨桂莲的故事。

1942年,杨桂莲出生在应县杏寨乡辛坊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自幼便失去了父亲。后来,杨桂莲的母亲生病,她很早又辍学在家,照顾起她的妹妹和两个弟弟,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高平说,“母亲在世的时候常讲述过去的艰辛故事,意在培养孩子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1957年,杨桂莲遇到了命运同样坎坷的高存喜。高存喜自出生后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相似的境遇把两个坚强的人紧紧地绑在了一块。

高平向记者讲了几段生活中的故事:

在吃穿问题上,母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吃锅底,有时是“刷锅水”;衣服破了,第一时间就会补上,衣服脏了,一定会尽快洗干净,但是有个原则,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做得还必须严谨认真。

在学习上,母亲对考试成绩并不是很上心,但是如果孩子们不用功,她就会严厉批评。她要求孩子们多读书,不要轻易浪费时间。

出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这个学霸家庭有多牛?-信息快讯网

▲这个大家庭的合影

高平说,“母亲常说一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勉励我们要刻苦勤奋。到现在,家里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养成了早起晚睡,认真看书的好习惯。”

高平告诉记者,除了坚韧、勤奋之外,母亲留给他们还有一样法宝——善良。

“对家里人尽孝道很正常,如果对外人也乐善好施就更可贵了。”高平回忆说,母亲在应县城里租房子供孩子们读书时,房东是两位老人,由于处在非常时期,老人们年纪也大,经常食不果腹,母亲就常把有限的食物分给他们。后来,母亲搬离了出租屋,得知其中一位老人去世后,义无反顾接起了照顾剩下那位老人的责任,直至老人老去。

高平说,“不论做什么事,善良是前提。我们这一家博士就是因为牢记母亲的向善教诲,路才越走越宽。”

84岁的老人高存喜说起自己的老伴也是称赞不已,“她主内,我主外,教育孩子都是她做,根本不用我操心。我只负责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我们家能有今天,主要就是她的功劳。”孩子们个个都很优秀

记者边聊边环顾着高平的住所,不大的房间内,布置了各种书籍和照片,其中以一张2016年照的全家福最为显眼。

“这张照片几乎把家里成员都聚到了一块。”高平的丈夫韩庆明自豪地说,这张27人的照片中有1个院士、9个博士、2个硕士、2个本科。

韩庆明是一名技术型人才,在部队维修了20多年飞机后转业到应县一家银行,目前已经退休。

韩庆明向记者介绍了家中的这些成员:

高平这一代,一共兄弟姐妹6人,两女四男,其中高福、高山、高峰是三位博士。高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又是一名博士生导师;高山是牛津大学博士生,目前是苏州大学的一名教授;高峰是高存喜最小的儿子,是四川大学的副教授,也是博士学位。

韩庆明说,“他们这一代很优秀,没想到他们的孩子更优秀。高平兄弟高禄和高山的孩子中有1个博士,2个硕士。高福的孩子高宁达,26岁就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我和高平的2个孩子也都是博士,弥补了我们俩没成为博士的遗憾。”

韩庆明介绍,他的儿子韩鹏程目前就在美国亚特兰大居住,是埃默里大学的一名博士后,她的妻子王奇慧与高福在同一个单位,是一名中科院博士生,目前在做微生物学研究。

“算上高福的妻子和高峰的妻子,家中正好9位博士,2位硕士。”高平说,“在朔州乃至整个山西恐怕都没有一个家庭有这么多的博士生。”高福成为家族骄傲老人期待一代更胜一代。

高平对记者说,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其中以弟弟高福最为瞩目,他的一段抗击埃博拉病毒经历更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

“高福小时候比较调皮,但是做事很认真。这次在母亲的葬礼上,他就发现棺材上有个楔子掉出后,凹凸不平,自己折腾了一个下午,弄好后才放下心来。”高平说,这个弟弟除了特别认真之外,还乐于参加活动。“在校期间,一直是班里的班长或体育委员。国家恢复高考后,他参加高考,最后被山西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录取。”

高平回忆说,高福一开始报的是太原理工大学,成绩超了却没被录取。为此,他们还专门去太原查询情况,结果人家说眼睛有点近视。“其实我知道弟弟根本没有近视,回来的路上,他没多说话,不过以后的学习劲儿更足了。”

没过几年,高福就考入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最终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生资格,从此开始了卫生领域的卓绝之行。

1995年,高福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相继在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曾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说起这些头衔,高平滔滔不绝。但最让她对这个弟弟刮目相看的是他与“埃博拉”的无畏战斗。

2014年,埃博拉病毒现身西非,快速蔓延的疫情超乎了人们想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了巨大的威胁和考验。9月16日,以中科院院士、病毒微生物学家高福为代表的中国医疗和疾控团队前往疫情严重的塞拉利昂。这支五六十人的团队,在出发前就写好遗书、在经历多重生死考验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得到了国际的高度认可。

出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这个学霸家庭有多牛?-信息快讯网

▲高福(右一)及其团队在移动实验室检测

“高福在疫区曾经因为高烧差点送了命。一个院士,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和人道主义救援的良心,谁会去那个水深火热的地方,上那个生死战场?”高平说,弟弟正是用生命考验向世界人民、祖国人民诠释一个中国伟大科学家的责任担当。

在记者聊起高福的过程中,高存喜也是满脸笑容,“每个孩子都很优秀,高福现在靠前,但将来说不定还会有更优秀的。”老人边说边向记者指着全家福照片中的第三代那排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看到家中出些新的院士。”

高存喜说,现在已经有了一个6岁的重外甥,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常常会教育他们要多回家乡走动,看看他,看看家乡的翻天覆地变化,为家乡的发展支支招。

“故乡是割不断的根,在外的孩子走得再远,事业再辉煌,也不能丢了这份乡情。”高存喜说。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朔州日报

米兰大学的美女硕士毕业生心心念念要来上海工作,原因是……
如春风,如夏雨,郭燮贤,在催化领域战斗到底的老院士,今天是他去世2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激励香港科学家:加强合作发挥所长,贡献国家成就香港
这个窗口厉害了,申请一次,受117国商标保护
这个老龄化社会最烧钱的病,法国为什么宣布无药可救?它是……阿尔茨海默病
外交习语 | 习近平为何把这个区域组织称为“典范”
这个技术有点牛!上海交大环境化学团队研发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取得重大进展
英格玛·伯格曼的《婚姻生活》让这个“维密天使”脱胎换骨
中国家庭愿意将20%的税后可支配收入用于单个孩子的教育!你达标了吗?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研发”课程,引导中小学生领略语文之美
习近平两院院士大会讲话反响热烈:总书记懂科技人才,接地气!
全国七成鲫鱼,三年内都将“更新换代”!因为,中科院院士成功培育出了新品种
嘉定未来三年引进顶尖人才团队:诺奖得主和海内外院士为主
家校合作,让家庭更像家庭!专家认为,让孩子远离家务埋头学习,是对家庭教育最大误读
奢望工作与家庭平衡?宜家前总裁说:别再逼自己做完美妈妈
让幼小的生命重拾希望,让破碎的家庭听见花开……“最美医生”夏强为每一个生命奋斗无悔
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西安开幕
“你们每个人都是Golden Apple!”中考在即,这位校长把祝福藏在诗词、信件和汗水中
这个端午节被市民们“造”出不一样的感觉
电视节,电影节,网络视听大会都凑在一起,但是这个趋势是所有大佬提到的
这个端午节,跟习近平一起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
这个展览拓展甚至颠覆了你对儿童画的认知,或许正代表了未来美育的方向
一代伟人的家庭与家事——读《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有感
英国《金融时报》公布2018全球金融硕士项目排名,上海交大高金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顾玉东院士医教扶贫专项基金在沪设立
李强首次以这个组长身份主持召开会议,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要突出“三个聚力”
强行拆散非法移民家庭惹争议,特朗普叫停“骨肉分离”
投入5000万!上海将启动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
“白金十分钟”理念未普及,院士呼吁构建国家创伤救治新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痴心科研劲头足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