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了“学术马拉松”也能玩转“科普魔方”,上海这支出版战队告诉你科学有多美
今年的伦敦国际书展上,国内首部系统论述火星的权威性科学专著 《火星科学概论》、花草科普图书《植物不简单》、亲子读本“带回家的博物馆”丛书集中亮相,吸引了海外出版商的目光,版权输出洽谈热烈。这些书都来自同一家出版机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如果说学术出版的精耕细作和“走出去”,堪称考验耐力的“马拉松”,那么深度挖掘读者求知欲、玩转“科普魔方”,就离不开编辑团队的强大创意了。
“眼下,读者对有趣有料的科普话题十分感兴趣,这种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印证了学术出版的广阔市场空间。图书不仅是一本印刷物,也是散发魔力的磁场,从图书立项、打磨、发行等每一环节出发,借力线上线下平台叠加效应传播科学魅力,更多人能领略宇宙之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编辑室副主任伍慧玲参与策划了出版社线下品牌“科教读书会”,尝试填补沪上多元阅读空间的市场空白。
潜心打磨《竺可桢全集》等精品丛书、举办“科教读书会”等创意体验活动……可以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打造“梦之队”传播科学之美,正是上海发力学术出版的鲜活注脚。如今,沪上正全力构筑学术出版高地,在2017年国家级评奖中,上海继续领跑划出上扬曲线——“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调整后,上海新增入选61种,项目总数达259种,占全国近10%;上海49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较上年增加53%;三年一度的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上海学术出版占得四席,明显优于上届。
敢啃“硬骨头”,编辑的成长快速又全面
蕴含丰富史料和学术价值的选题,常常令出版人“两眼放光”,但“难度系数”也很高。比如摘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上海图书奖”特等奖的24卷两千万字巨著《竺可桢全集》,光是为这一套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团队就“长跑”了近14年。
全集悉数收入竺可桢生前从未完整示人的日记,时间跨度长,堪称迄今国内最大规模自然科学家全集。“书中科学符号、概念公式、日常生活称谓等,随时代变迁不断变化,需编辑用心甄别。手迹辨读就更困难了,还有英、法、俄文交互使用,都要细细考证。”科学史专业博士殷晓岚入职后跟着 《竺可桢全集》项目,足足做了九年,直至全集收官。一路从当年新人“菜鸟”奋斗成长为出版社科普图书编辑室主任,殷晓岚的“进阶”之道,在沪上一批年轻有为的学术出版人中颇有代表性。
她记不清多少个日夜,和同事、专家们为了书中某个人名、地名反复推敲。翻阅前辈日记,一旦“钻”进去了就相当于“穿越”时空与伟大心灵对话。比如,1968年竺可桢已78岁,在身体日渐衰弱的情况下,他仍坚持去情报所查阅资料。当年12月24日的日记中记述道:“9:00乘11路电车赴东四情报所,寻常我因为怕车挤,总是坐3路公共汽车。……到沙滩下来换9路车时,我气喘不止,三分钟透不过气来,以后再不敢上11路了。换车至东四,走至情报所,则始知从昨天起阅览证又不适用,要介绍信和工作证,乃废然而返。回途9路电车也相当挤,老年人走路真不方便。”年轻编辑纷纷感叹:竺老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做到坚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恰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所言,年轻编辑只要潜心扎进原创大项目,就会得到快速全面的进步。她本人也是从1999年入职后,不怕啃硬骨头,跟着做拳头科普品牌“哲人石”。这一品牌丛书20年来出版120多个品种,是业内公认的科学人文佳作。另一套“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汇聚了十余人的编辑团队,从琢磨丛书呈现方式、确定框架、样稿定型,到挑选购买图片、撰写绘图说明、行文润色等细节,积累历练出一支善于“实战”的科普出版队伍。
放下“高冷”身段,激活知识版图活力
今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继续在太空、科学、自然等领域发力,《中国野生大豆图志》《极区空间物理观测与研究》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王世平说,专业出版社在学术生态系统中举足轻重,高质量学术著作的出炉,离不开对社会前沿信息和观点的敏锐捕捉,“捕”到了还要有耐心孵化思想火种,动脑筋策划科普活动,真正激活“知识版图”的活力。
在编辑推出图书的同时,出版社团队也琢磨着将科学知识转化为一次次的创意体验。创办半年多的“科教读书会”正是他们的创新尝试,读书会突破以往“一人讲众人听”的传统模式,以个性化酷玩探险深入“书中妙径”。
比如联手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季”推广《恐龙不好玩》,小读者组成多支战队追踪恐龙生活的轨迹,将隐藏在恐龙家族背后的秘密逐一揭开。比如,古生物学家是怎样发掘、修复、装架化石的?恐龙是如何产蛋、进食、呼吸的?粪化石中蕴藏着哪些重要信息……
出版社还与志达书店合作开设生动的脑科学课,2017年度“中国好书”之一《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的作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顾凡及,结合热门科幻电影娓娓道来大脑的奥秘。
伍慧玲发现,互联网时代科普传播的内在驱动力,正渗透至大众文化多个领域,科学松鼠会、果壳网、博物君的走红,让出版人不敢懈怠,也看到了更多机遇。“随着市场细分、读者受教育程度提高,越来越多人不满足于碎片化信息获取,‘有知识、没意思’的老套科普已成过去式,科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和公式,而是充满人情味与趣味性。怎么在科学出版传播上走得扎实、走出花样,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