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诊室故事》到全媒体科普平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努力探索医学科普之路

2018-06-06信息快讯网

从《急诊室故事》到全媒体科普平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努力探索医学科普之路-信息快讯网

最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张人民大会堂前的留影。这次,他作为上海医疗领域唯一一名“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出席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座谈会,他心中十分激动。

从2014年参与拍摄《急诊室故事》开始,王韬就致力于医学科普传播领域的开拓。创建全国首个以在职医生为创作力量的医学科普传播平台“达医晓护”,到在高校开设医学传播课程,他还想将“医学传播学”拓展成为一个学科。由于在医学科普上的努力,王韬还与同事一起,获得了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王韬将这些都视为对他过去医学传播工作的肯定,同时这也将是他未来继续探索的动力。

漫天谣言 源于医护人员失位

2014年底,纪录片《急诊室故事》热播,六院急诊部被置于聚光灯下,也让主任王韬开启了科普之路。王韬说,是一件又一件“急诊室的故事”让他意识到,做好医学科普对社会将有巨大的价值。

从《急诊室故事》到全媒体科普平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努力探索医学科普之路-信息快讯网

在王韬看来,医学科普的内容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谈病”,传播健康知识。比如某种疾病如何防范、如何康复;

二是“谈看病”,教大家生病后如何就医。“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病人拨打120时信息描述不完整,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王韬说,什么时候看急诊,什么时候看门诊,医保如何使用,这些其实都需要普及;

三是“谈医学科学精神”,让老百姓理解“医生是人不是神”,传播科学的生死观,缓解当前突出的医患矛盾。

由于背后庞大的利益链条,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医疗“科普”信息。根据北京市科协的一份统计,近几年的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中,有70%以上与健康和医疗相关。王韬认为,流言满天飞,源于专业医护工作者在医学科普中的缺位。

“你不做,自然有别人抢着做。如果医护人员能自己产生内容,再传播内容,那受众看了心里才能有谱。”王韬说,当前健康传播学的明显遗憾就是,许多信息的来源并非专业医护人员,而平台往往只关心传播效果,挖空心思让更多人点开阅读,对内容缺乏把控,也没有专业能力去把控。而这,正是王韬提出的“医学传播学”所努力改变的。

探索前行 要品牌不要“粉丝”

打造一个创作运营均为在职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的医学科普平台,在医学传播领域是个创举。王韬很快将想法付诸实践,“达医晓护”平台应运而生。他团结了全国20多个省市两三百名志同道合的医学专家,内容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2017年,“达医晓护”保持了每天更新的记录,年原创作品500部,阅读总量超过两亿人次。

医学专家们把控内容,王韬则在渠道上下功夫。除了微信公众号,“达医晓护”在人民网、中国网、新华每日电讯等主流媒体上都有平台,年轻人扎堆的知乎、微博等也没有“放过”,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全媒体医学科普平台。

在王韬看来,平台只是媒介,他并不在乎微信公众号上“粉丝”的数字,而更在意“达医晓护”这一品牌的价值和公信力。“互联网时代,平台更迭的速度非常快,公众号或许也终有被取代的那天,到时候粉丝数量就没有意义了。”王韬说。

从《急诊室故事》到全媒体科普平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努力探索医学科普之路-信息快讯网

“达医晓护”的成功没有让王韬停滞不前,他仍在继续探索。王韬说:“达医晓护和所有公众号平台一样,是纯知识输出型,受众读文章、看视频,缺少和医护人员的互动。”这一想法,促成了另一平台——“智慧医典”上线。

通过“智慧医典”,受众可与专业医护人员展开简单的问答,对各类疾病的防治形成初步的了解。同时,平台上会定期更新各类调查问卷,例如“公民健康科学素质调查”、“你有没有骨质疏松风险?快来测一测”等。你可以看到自己获得的分数、打败了朋友圈中多少小伙伴,既学到了医学科普知识,同时实现了传播。而医院则可以通过这些问卷获得大量数据,展开流行病学的分析和研究,造福社会。而“智慧医典”与健康保险、科普杂志的合作,或许也是科普产业化探索的一条新路。

医学传播 用理论指导实践

本就工作繁重的医护人员,是否还应该在百忙之中投身科普工作?面对这样的疑问,王韬认为,以往医疗领域从未把传播视为一种科研工具,但实际上,把科普做好对于医学的临床工作大有益处。“从广义上说,科普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医学素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比单纯的看病意义更大。而对于医护人员个人,各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提升科研的视野和宽度,促进他们的学术研究。”王韬说。

从《急诊室故事》到全媒体科普平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努力探索医学科普之路-信息快讯网

为了让医护人员认识到科普的重要性,提高传播能力,王韬目前的另一项工作,是构建一门“医学传播学”课程,这在国内也是一大创举。

“以往的医学科普更多是活动化,比如组织了一场咨询,开设了一堂讲座,很少去发掘医学科普的学术内涵。”王韬说,好的医学科普应该构建从选题、实施、到评价和反馈的学术闭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

据悉,王韬团队开设的“医学传播学”课程,已申请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下学期的选修课程之一,并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建成了“医学传播学教学示范点”。未来,或许会有一批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开启医学科普的新时代。

作者:郭超豪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医学科技实力强劲!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领跑今年上海科技奖!
他写下举世闻名的《小王子》,却因为文学科目不合格而没有被海军军官学院录取
上海昨天普降大雨,“双黄”预警挂了一整天
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上海合作组织17年发展历程启示录
“上海论坛2018”年会今日开幕!汇聚全球智慧,助力上海打响“四大品牌”
上海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3.65万元,互联网行业最受追捧
三大主流支付渠道齐上阵,上海地铁又添新支付方式
首份“科普传播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北京、上海、辽宁位列全国科普传播发展指数前三
国家出手!儿童医院门急诊和住院建立抗生素使用需监控
国内首家“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儿科协同中心”落户儿科医院
林允带货的医用面膜真的好用吗?看权威皮肤科医生来科普——
文汇时评|加强信息互通,打造长三角大数据交易平台
助力打造“上海版MD安德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将形成陆家嘴、张江两地协同模式,“儿童健康促进国际合作上海倡议”首发
AI不断学习,在未来是否会取代医生?AI机器人“小葛”与医学院士对话
国家网信办等三部门联合约谈“美拍”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
一手抓城际联动一手抓平台打造​,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城市全面合作
约谈后拒不改正的网约车平台将被下架直至停机整顿
“六个一体化”合作对接,青浦区和苏州市签署《区域联动发展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无明显脱发,身高1.65米及以上,无抑郁症……复旦大学人类精子库对捐精志愿者提出要求
上海探长|刑警队长大印的“伤疤”
长三角旅游合作|“西游东渡 山海连云”连云港来上海推介目的地新玩法
健全应急疏散标识,助力轨交公共安全 | 改革开放再出发 我为上海献一计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倒计时200天到150天,上海按下“快进键”
梳理中国交响七十年,上海音乐工作者做了件值得一书的事
扫黄打非办公室:对拼多多平台涉嫌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深入核查
二手车互联网交易平台竞争火热 ,各路资本加速进入或引发变局
上海科普集市来了,这杯“正孵化”的3D打印咖啡你喝吗?
“无痕医学”真来了?医生讨论的“微无创医学”如何让治疗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幼儿园的孩子吃荔枝有危险?看看吃这些时令季节的水果正确的姿势有哪些?小编带你来科普
文汇时评 | 让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欢腾市场成为做强上海“四大品牌”的大平台
上海医生珠峰“造血制氧”,诊疗新合作助日喀则盛放“医学格桑花”
它用100年探索了一条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商业与管理”成为上海地区惟一入选“双一流” 的经管类学科
陈东晓破题进口博览会:“主场外交”经贸外交、元首外交,民间外交三大平台
看以绘花鸟鱼虫见长的青花瓷如何表现水墨画,端午节又一科普活动搬进商场
贴近生活,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听专家点评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专家点评2018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蕴情启智 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专家点评2018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重视数学理解 关注理性思考 着眼学科素养
打开中华医学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 ——关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丛刊》
跑得了“学术马拉松”也能玩转“科普魔方”,上海这支出版战队告诉你科学有多美
高温天来临,中山医院急诊科每天超过八百人次就诊,接诊救护车六十辆次。医院“最强大脑”掐准急救“黄金时间”
王韬为什么没有选择西式活字印刷技术?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