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拍卖会 | 海龙
今年纽约的中国书画拍卖是一场充满故事的拍卖会。
众所周知,书画或古董行买卖东西有一个大忌,就是千万别听讲故事。偏偏此行里爱讲故事的人还特别多,因为买家喜欢听故事。于是扑朔迷离的故事满天飞,内容时常牵涉到王室贵族或公卿高官,藏宝卖家不是和王爷有关就是家里出过娘娘或贵妃。
收藏界老手当然不屑听故事,但“藏家故事多半老套,听故事者常是新人”,所以故事永远有生存土壤,以至于有时候说故事的技巧能决定生意的成败。古董行里有故事大王,他们没去当作家写小说,真是耽误了好材料。
什么故事呢?除了前述王侯类,还有一般买家喜欢听的违法走私盗墓甚至海关查封遭逢动乱抢劫,家里遇到急难需钱周转但只卖给熟人哥们割喉价,或者另有捡漏却误卖又加价赎回之类。前些年,又增加了太监、宫女、御厨们的后人及其亲戚等等更外围的传说。
除了居心叵测者刻意搅浑水,闲人们的推波助澜也起了不小作用——收藏界不少藏友喜欢义务把听来的故事改编成自己的故事,越编越神甚或以讹传讹,最后根本找不到源头。所以,业内人普遍认为如果一件文物的故事性越强,其可信度往往越低。因之,慢慢地在业界买东西听故事成了第一大忌,以至有了“故事越神秘曲折离奇就越可疑”的说法。
那么,又为何今年纽约居然出现几大拍卖行同时用故事来做卖点的现象?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古董行的忌讳,或老外对此“外行”?
首先看看它们为何要讲故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纽约拍卖行的展拍,见证了从“仨瓜俩枣”的“白菜价”买中国书画到今天动辄天价的过程。以佳士得、苏富比和邦瀚斯三大拍卖行为例,这些享誉世界的拍卖行过去是不愁货源和买家的。他们是业界龙头,几乎根本无须操心做广告招徕或用任何噱头来吸引买家。
但是这些年的形势有了变化。第一是国内买家来到纽约,在这个行业渐成了常客,他们全世界飞且相当部分人并不懂文物,纯粹为了逐利而购买字画。因为这批人的购买力不可小瞧,所以他们的特殊需求拍卖行不能不考虑。第二,这些年国内和国际上造假文物书画成灾,使得正规的权威机构必须想办法证明自己货真价实。第三,面对文物走向天价的局面,虽然名拍卖行酒香不怕巷子深不愁货源,但是为巨利所驱,当然愿意为此更加不惜人力、财力,去深度挖掘精品上市。
于是,今年纽约几大拍卖行几乎不约而同地讲起了故事。(也许有“约”?)先是在佳士得,我看到里面有民国闻人罗家伦及美国史迪威将军的特藏,还有一些美国跟中国有渊源的世家的收藏。除了书画,还有这些名人的介绍,他们跟书画家往来的照片、书信,甚至他们出版著作中提到过跟此次拍卖之书画相关的内容都被用说明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附在展品旁。这是我此前从没见过的方式。
无独有偶,在随后去的邦瀚斯拍卖行(也是非常著名的拍卖行,曾经拍卖过毛泽东张学良“西安事变”的文献),我发现它们今年的做法也如出一辙。一些贵重名画皆有藏家信息,包括从哪儿获取、购买时的发票、传承的原始文件及当年商店标签照片等等。再去苏富比拍卖行,也是一样——它今年挖掘了不少名流世家的存货,例如民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顾维钧的宝藏,其中包括很多闻人如陆小曼、陈立夫等不仅以书画名世的新闻人物的作品,当然,名书画家们的佳作更是不在话下。这些候拍的展品旁都有中英文对照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证明材料,看了令人啧啧称奇。
西方人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比较奇特,因之他们的故事牌也打得有自己的特点:一般都陈设在一组拍卖品的最前列,有家史、采访录、学术笔记、友朋交往或者西方人在中国的轶事,内容活色生香、丰富耐读,几乎可以囊括近百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虽然它们内容新奇,文笔也不错,但写作者很明白不能渲染的道理。他不愿意把读者引到故事里面去,而是要人们把眼睛凝注在面前的作品上——它的终极目标简单明确,就是让观众深信眼下观摩的作品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因此,它们的叙述平实,不像普通讲故事般妙笔生花;基本上以罗列事实为主,其陈述像新闻资料一样精确严谨,注重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可能,会有图、文或签字为证。对于无法用照相作证的物品,凡在古书上如《石渠宝笈》类收集过的,就把书和原作摆在一起展示;有的上过著名美术史或画册的,就将刊载作品的原页呈上以作佐证。
拍卖行的这些写作不同于诗意写作,它的中心点是“让事实说话”。这里列举的这几家拍卖行都是世界顶级的,金字招牌效益明显,虽然不至于一言九鼎,但它们说话的分量业内外都是尊重的。但也正因为此,它们一向不多说话。今年虽然“话比较多”,但都是让事实说话——有物证有人证还嫌不够,甚至拍卖品有照片有发票,现当代的某些作品,还有当面看画家创作此画的场面。这是大型拍卖行必须要有的非常审慎的态度。对于没有证据或暂无把握的作品,那些标牌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比如,他们只在自己能够认定真迹的情形下才署上书画家名字,凡不确定或稍有争议的均表明“传”(传王冕)、“款”(文征明款)、“前传”(前传顾闳中)、“仿”(仿徐渭)、“佚名”等等。
因此,与其说今年的拍卖行故事多,不如说是它们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努力为拍品提供更丰富的来源有绪的证据链。这些老字号没有吃老本,对拍卖品的前期包装、宣传仍然时时寻求新途径,这种精神让人佩服。
纵观今年的拍品,可分几大类。其一为传统的名流收藏。包括顾维钧、史迪威、罗家伦等的藏品。他们的藏品有古人的也有今人的,今人部分多有新闻效果,如陆小曼、陈立夫、胡适、于右任等人作品。
其次是赴华外国人早年的收藏,这一项又分两种情形:第一种包括近代传教士、医生、外交官、商人、媒体人、律师或教师。这些“故事”证明拍品其来有自、传承有绪。有的画不仅有齐白石等名家的题名落款,还有卖画者出版的当年在中国生活的回忆录,其中甚至有谈到购画的细节。而第二种则是赶上尼克松访华前后去中国访问的美国学人、名流或归国华侨结交名书画家所得馈赠。名人如郭沫若茅盾等所赠作品和所寄书信,还有那时华裔教授延揽当时中国著名书画家来美展览、访问等所获得的作品等。
第三是各类收藏家、艺术家、旅行家、文化界人士及改革开放后访华的美国代表团及知名华裔人士来华购藏。这些私人藏家有的是行家里手,有的仅是为了一时兴趣或为涉猎异国情调而购。这类展品旁多附有七十年代购买时友谊商店或琉璃厂的发票,标明是吴昌硕、傅抱石、齐白石、黄宾虹等的真迹。有位美国艺术史教师罗茜·奥莱特女士1985年到上海旅游时去见程十发,程当场挥毫赠画。展品旁附上了程十发画此图时半成品的情形。
令我意外的是,有不少拍品来自当年名人的身边人如卫士、厨师、友人等,如蒋介石卫士、张大千厨师等委托拍卖的东西——与其说是书画,严格讲起来更像文物。
张大千是最近几年红得发紫的华人画家。2016年他的《桃源图》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以2.7亿港元成交,据当年国际艺术品市场全年拍卖统计,张大千总值3.55亿美元为世界首位,而毕加索3.24亿美元屈居第二。有人笑言:艺术品拍卖也“东风压倒西风”了。也许是借这个“东风”,跟张大千有关的一草一木皆鸡犬升天,他给自家厨子临时写的菜单字条居然也能上拍卖会了。这批字条共21张,大多手帕大小且字迹潦草,却索价8到15万美元之间。最后成交价居然卖了116万8千多美元,约值772万余元人民币,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书画拍卖现在已达天价,让近年来欧美的拍卖行生意红火。尽管如此,据说它们还有升值空间。那么,藏宝者为什么会出手呢?这一是因有些外国藏家并非真挚爱文物,而是视藏品如商品,受到近年文物价格飙涨形势的激励,他们觉得此刻出手正逢其时;二是某些藏家后代不懂中文和亚洲文化,对中国文物书画兴趣不大,没有将之继续保存下去的热情。据这种情形推算,近些年海外文物市场估计还能出现不少真东西或好东西。
作者:海龙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舒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