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采茶戏原来这么有“戏”!300年江西“平民省剧”亮相上海大世界
“眼波流转,一唱三叹。传统民俗采茶戏原来这么有‘戏’!”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南昌采茶戏今天上午亮相上海大世界城市舞台,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罗帕宝》选段“斟酒”、《排环记》选段“夜询”、《金莲送茶》选段“送茶”、《方卿戏姑》选段“绣房会”、《双玉婵》选段“对菱花”……一个个经典剧目轮番登台,让沪上市民一饱耳福。
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南昌采茶戏,是江西省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2008年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南昌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魏筱妹介绍,南昌采茶戏萌发于南昌、新建两县元宵灯彩活动之中,初名茶灯,又名茶灯戏。随后吸收湖北采茶板腔体音乐“下河调”,增加了小生一行,组成了一生一旦一丑的三脚班。至道光、同治年间,又扩大了花臉老生两角,形成生旦净末丑五行体制,演出四十八本大戏,产生了半班。
其音乐及唱腔以茶歌为基调,在融汇了其他一些民间小调及其他剧种(如京剧、赣剧、黄梅戏)的唱腔和锣鼓点后,经过演变、改造、创新,逐渐完成了由简单到完整、由民歌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转变,塑造了该剧种独有的音乐形象。唱腔曲调,大多数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健康质朴,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以纯正的南昌话为语言标准,大量运用民间俗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生活气息。演员行当由当初的二旦(青衣、花旦)和小丑,后增加了小生、老生、老旦、大花、小花、彩旦等行当。
近代以来,当地创办剧社,培养女旦,建造茶楼戏园,编演当地传闻新戏,得到居民与船工的喜爱,自号“平民省剧”。新中国成立以后,南昌采茶戏更是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南昌市、南昌县均有自己的专业剧团,民间业余剧团更是不计其数。以南昌县采茶剧团为例,现有演职员近60人,其中绝大多数为35岁以下的年青演员,每年演出近200场,观众人数达10万人次。从茶灯到半班,从乡村到城市,300年来,南昌采茶戏积累了多达上百部的演出剧目。
这是南昌县特色文化体验展示周的活动之一。连续六天,南昌县采茶剧团将为上海大世界的游客献演18场剧目。期间,上海市民或游客还可通过亲身体验、现场互动等方式,近距离感知洪洲窑青瓷、幽兰糖画人、吹糖技术等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