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不易 | 独家视频揭秘《相声有新人》背后的故事
- 独家专访 | 喜剧不易 -
8月11日开始的每周六晚上,一档有欢笑、有真实的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在东方卫视播出。这档以相声为题材的节目,与传统喜剧综艺有很大不同,充满了现代感,是用当下流行的制作手法对相声这一传统艺术进行包裹,在传承中充满新意。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档以北方为发源地的相声节目背后,是一支长袖善舞的上海制作团队。
一台戏,一群人,一座城……他们突破了地域的界限,用创新表达解读传统文化,用青年人喜爱的方式,传递快乐的力量。《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相声有新人》总导演、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施嘉宁说,《相声有新人》第一期播出当晚,郭德纲正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相声演出,万人场地爆满。郭德纲一直说,上海是最好卖票的地方。
因为上海,既是一个文化需求巨大的市场,更是一片孕育培植文化品牌的优质土壤。从《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到《相声有新人》,这些新样式的综艺节目在上海不断诞生,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文化现象,这背后,正是富于创新、包容、开放的海派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内核。
对话总导演施嘉宁
揭秘《相声有新人》背后的故事
问:为什么喜剧会成为你们擅长的品类?
施嘉宁: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现在带领的整个团队,80%以上也都是上海人。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做北方发源的相声等喜剧综艺。其实,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有影响力的节目,都是西方舶来的文化。作为中华语言艺术结晶的相声这个门类,拥有150多年发展历史,独具中国特色,却无人问津。
喜剧这个品类,大家觉得很难做,是因为它有地域差异,每个人的笑点也不一样。既然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出现现象级的节目,那么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机会,所以才会有了《笑傲江湖》,然后再到《欢乐喜剧人》,再到今天我们做的《相声有新人》。其实都是在延续着这样一个思路,要向世界证明我们自己。在不断的探索和自我挑战中,东方卫视的喜剧类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了一张王牌。
问:海派文化与喜剧艺术会碰撞出什么?
施嘉宁: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学习国外先进的制作理念,但是,喜剧类的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参考的模式。现在,我们是在用一种海派的电视制作理念,跟当下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门类,进行混搭和创新。有人可能会认为喜剧比较“土”,我们也能把它做得让观众觉得洋气、精致,除了好笑之外,有美的感觉。其实这都是上海文化带给我们的。
我们有这样的使命感,就是要把中国当下的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去寻找出真正的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的发展路径,用发展倒逼改革。《相声有新人》中,从场域到赛制,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比如4分钟时长规定,对于大部分出身剧场的相声人来说,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限制,反而激发出了从未有过的状态。
问:为什么节目会触及相声人的故事?
施嘉宁:在做这个节目前,我们调查了全国各地相声剧团的生存现状,现状并不算乐观。我们一直说,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对当下中国社会产生关照。其实在喜剧艺术的外衣之下,我们是把每一个相声人的故事,当成了一个社会的横截面,去切开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看似是一个综艺节目,大家是在解压也好,消遣也好,娱乐也好,但是在背后,你必须要去传递一些所思所想,以及想引导给观众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传递给年轻人很好的价值观,就是你不要想着很浮躁地,去一夜成名,真正你要做的事情,是踏踏实实地打基础。所以在我们节目里面,传递的价值观,就是要告诉大家,还是要打好基础以后,再创新。这是我觉得作为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去肩负起来的使命。
问:你晒过一张雾霾天团队加班到深夜的照片,是想说喜剧不易么?
施嘉宁:在迷雾当中,总要有那么一群人,去坚持,去突围。我们这个行业确实挺苦的,大家都叫电视民工,加班熬夜都是顺理成章。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代代的上海电视人都在坚持,就是因为骨子里我们秉持的价值观,是对这个行业有光荣和梦想的。作为80后的青年制作人,有义务把这些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媒体人,让大家在这个行业里依然能够有光荣,依然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上海正在打响文化品牌,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必须要突破地域性的限制。而且我觉得,上海文化的骨子里所追求的创新的、海纳百川的、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涵和开放的状态,可以推广到各个领域。
作者:王蔚
视频:张挺 王卓
编辑:王秋童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