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雷人观点“三种老师不能要”——“精致的利己”是一种病,别再让它变成“传染病”

2018-09-28信息快讯网

家长雷人观点“三种老师不能要”——“精致的利己”是一种病,别再让它变成“传染病”-信息快讯网

不知从何时开始,家校关系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难解的结,很多看似芝麻绿豆大的事,后来都能发酵成引发不小关注的“新闻”。

不久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在朋友圈发了短文“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捍卫教师应有的尊严”,公开怼了家长。原来,有个别家长提出,学校必须更换某位教师,同时安排由另一位教师来执教某个班。林校长态度鲜明:“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不能因为某个家长的判断或家长认为要更换某个教师,学校就可以随意更换的。”

(事实上,学校安排教师总是寻求一种平衡,一个班数学老师相对年轻,但语文和英语就会强一些;另一班数学老师是名师,英语可能会安排经验略微欠缺的老师。但家长只会想,语文英语老师挺好,为啥数学老师不是年级组长,一定有问题。曾经有家长找到学校“谈判”,要求学校更换班主任,理由听上去匪夷所思——有家长打听到这个老师婚期将近,家长认为,结婚后很快就会面临生孩子、休产假,回来上班也是心思涣散,教学肯定不会好。更有家长总结称“三种老师绝对不能要,失恋的不能要,离婚的不能要,早更的不能要,生二胎更不能要”,因为这样的老师“都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老师”。有的家长甚至会打市长热线、集体谈判,逼学校更改人事任命。除了教师安排,学校社会实践安排、各项学生评比、甚至排座位,都会成为家长与校方角力的“战场”,更有家长投诉学校没有让厨师天天做点心,而买外面的半成品。)

强势提要求的家长遇到坚持立场的校长,这种强强对抗,只是现今家校“交锋”的一种模式而已。

与这种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另一种“柔情”模式:老师被来自家长群的各种赞美甚至阿谀奉承烦到不行。平时随便发个通知,家长就开始纷纷点赞,老师立刻陷入一片“鲜花和大拇指广场”……不过,要是认真问问那些总是忙着给老师的点赞的家长,究竟是真觉得老师辛苦而心存敬意,还是别有所图?最后得到的回答多半是:“一切为了孩子”。家长们的思路十分明确:“老师,我对你这么殷勤,你好意思不关照我孩子吗?”

仔细分析,不管是对学校的一切事物锱铢必较的家长,还是刻意迎合奉承老师的家长,他们的“面孔”虽有冷有热,有的咄咄逼人,有的彬彬有礼,其实一双双太过关注孩子的眼睛里,投射出的是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和不尊重——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不少老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和过去新学期开学校园一片祥和不同,现在的开学季,时不时就会变成家校矛盾引爆的高发期。孩子的任课老师突然换了、座位调整了,甚至是班干部的选举、学校升旗手和班级值日生的安排……不少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只要新学期迎来一点变数,就会收到个别家长的提议和投诉。有些家长稍有不称心,就会找学校,找老师,急于替孩子“维权”。

不得不说,部分家长对于学校事务的过度干涉,那些十分个体化的要求,其实已经超出了“为了孩子”的简单愿望,一条条貌似维护孩子正当权益的诉求,都是家长在代替孩子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很多时候,这种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也同时是在侵占别人利益。就如一个蛋糕切两半,你拿了大的一块,势必把小的那块留给别人。而如今紧张的家校关系之所以让人感到酸楚,是因为有不少家长以爱的名义,裹挟了自己的自私自利。直白地讲,这些家长们是把“精致的利己主义”——那种成年人在职场上的“丛林生存法则”,粗暴地搬到了学校的校园和课堂,为家校关系出了一道道棘手难题。

本来,对学生来说,进入学校本来意味着适应集体生活。个人如何融入集体的大家庭;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应该如何正确选择,继而懂得宽容谦让是一种美德,感悟“有时吃亏也是福”……其实,比起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和一轮轮考试,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意义是给一个人带来的精神层面的成长。

但现在,由于很多孩子身后都站着家长、都有一双双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学校食堂给孩子吃什么样的午饭、排练节目时穿什么衣服好看,都要被家长拿来直接和学生的利益挂钩、加以衡量。

在这样的高压下,始终要面对家长质疑和审视目光的老师们,开展工作起来势必也战战兢兢,顾虑重重。教师们对教育的热情,对因材施教理念的坚守,或许都会在家长一声声出于“教育公平”的拷问和质疑声中消解。无需多言,紧张的家校关系下,最后受伤的肯定是孩子。

家长雷人观点“三种老师不能要”——“精致的利己”是一种病,别再让它变成“传染病”-信息快讯网

人生在世,入世生活,遭遇不如意之事再说难免。当自身利益遭受损失时该如何自出,当利他和利己这对矛盾该如何拿捏,本来就是一种人生必须习得的智慧。但现在,很多孩子被“直升机父母”包围,他们在学校遭遇的每件小事,到了父母眼睛里都是要拿着“公平”尺子加以衡量得失的大事,试问,在如此家庭氛围中生活的孩子,怎会不染上精致利己的病?!

曾有俗语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在很多教育者眼里,家校关系之所以如此重要,其中有一个基本考量: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方能春风化雨,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助力。而如果学校的正面教育如果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很容易打折扣;若学校教育遭遇的是家庭的反向教育,那不仅助力消失,很可能还会变成孩子成长的阻力。

但愿每个家长在护犊之余,都有一份清醒的自省:对孩子的关注,是爱;而过度的关注和僭越,则是不折不扣的害!


作者:首席记者 樊丽萍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损人不利己 美乱征关税引各方反制
光明日报:法治教育进学校不能流于形式
有一种丰收的喜悦,叫晒秋,真的好美!
我国中小学生每日作业时长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深夜问老师“睡了吗”的家长到底在问什么?
担当视频 | 又到中秋,不能回家的你辛苦了!
熄灯号·中秋|军人的思念是一种味道,苦涩却也醇甜
黎曼猜想被证明了?“他的证明甚至不能算是个错误”!阿蒂亚爵士的证明受到同行质疑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视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碧水净土一个都不能少
【提醒】党员注意!10月1日起,微信不能这样发,严重者开除党籍!
【网络媒体国防行】在大山深处 有一种精神叫“乐守边关”
“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些家长把育儿困惑搬上舞台
积弱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直接导致青年一代审美能力不足!为何优秀人才不愿当艺术老师?
岭上开遍映山红!六幅画面,定格这位老师“芳”华一生!
有见新的走失案例,家长要上心了
深夜10点,杭州爸爸在班级微信群向老师发出6条质疑!班主任这样回应……
中古文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神鸟“精卫”在金山的舞台上翩飞
这一次,许江带我们走近一张张葵盘,那是一代人鲜活的面庞
文汇时评 | 过度干涉不是爱,莫让“精致的利己”传染孩子
文汇早读 | 家长过度干涉学校教育,只会让孩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和聂老师以及我们的家族书写 | 张大春
H5|从家长里短看社会变迁,上海改革开放40年都在这里
文汇时评 | 绝不能把大众注意力锁进娱乐至死的氛围
文汇早读 | 绝不能把大众注意力锁进娱乐至死的氛围
周末培训班超过三个,家长将被约谈!这位小学校长的公开信火了……
不让“入园季”成为“生病季”,这几点家长们一定要做到……
我们的家风|他是上海交大最受欢迎的老师,78岁仍坚持每周五节课,他和父亲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选择回国
这种罕见病全国只有两三百例,但多发于婴幼儿,家长们要注意了!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写在第五个烈士纪念日
我们的家风 | 一家三代16人做老师,上海奉贤的这个“教师之家”生动诠释了“平凡之中见伟大”
有一种放假叫回家收秋!这组老照片刷爆朋友圈
新华时评:儿童免票线不能“蹲着”挣钱
党员干部能不能在八小时外搞点“副业”?权威解答来了!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