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世界首创蜥蜴艇,近700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亮相上海

2018-10-22信息快讯网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世界首创蜥蜴艇,近700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亮相上海-信息快讯网

▲禁飞区无人机拦截系统 便携式无人机干扰拦截仪

“2018第五届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今天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230多家单位参展、近700项最新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展品囊括空间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不少展品是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8第五届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国防动员委员会联合主办,各军兵种装备部、军工集团、战支部队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共同支持。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世界首创蜥蜴艇,近700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亮相上海-信息快讯网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首颗为科学家打造的卫星惊艳亮相

“这是第一颗为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未来会有更多的科学卫星发射升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主任设计师常亮指着以1:16比例缩小的说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模型说。虽然只是模型,但卫星平台、BGO量能器等有效载荷都与那颗重达两吨的卫星别无二致。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发星,其主要目标是通过高分辨观测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能谱和空间分布来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通过测量TeV以上的高能电子能谱,研究宇宙线起源,通过测量宇宙线重离子能谱,研究宇宙线传播和加速机制。

去年底,“悟空”号宣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发现了电子能谱存在反常结构,可能与暗物质粒子有关。常亮说,目前,科学家还在分析这些数据,只要是“反常”,就有新发现的可能。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开启了为科学研究发射卫星的先河。“悟空”后,“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据悉,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二期将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方向开展卫星研制,4颗新科学卫星计划于2022年前后发射。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世界首创蜥蜴艇,近700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亮相上海-信息快讯网

▲商用微纳卫星

“北斗”卫星上的短报文由这家民营企业研发

下个月,国内首颗民营低轨通信卫星、具有30多项发明专利的“嘉定一号”即将发射升空,用于物联网通信领域。一家民营企业——上海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为其研发了50公斤级商用微纳卫星平台。

所谓卫星平台,就是为卫星上的载荷提供电、通信等各种功能的支撑系统,是卫星通用部件。公司首席市场官贾启龙表示,平台采取层叠式结构,系统和架构已实现了统一和标准化,也就是说,公司能为不同功能的载荷提供卫星平台服务。

这家公司2014年成立,“北斗”卫星上短报文功能也是由它提供。此次即将发射的卫星也搭载了短报文通信技术模块,能同时接收多个地面用户终端数据,并且可以与北斗三号组建星间链路,实现短报文通信全球覆盖,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地面蜂窝网络信号的任意地点发送信号。

“我们还有一个大计划,就是搭建国内首个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目前规划了28颗星。”贾启龙说。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世界首创蜥蜴艇,近700项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亮相上海-信息快讯网

▲水冰两栖功能的“蜥蜴艇”

30多年苦心研发首创水冰两栖功能的“蜥蜴艇”

“我们的‘蜥蜴艇’水上时速可达120公里/时,冰面速度也可达100公里/时,而且引擎功率很小。”上海析易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侯亮说。

这是展会上展出的一艘外形独特交通工具,从头部看像坦克,后面又有两个轮子。说是艇,但侯亮更愿意把它叫做水上汽车,因为它和船的运动原理完全不同,船是通过螺旋桨产生的推力向前,而这种交通工具模仿了蜥蜴行走的步伐,相当于用两个轮子在拍打水面/冰面行走。

侯亮说,他用了30多年时间把“蜥蜴艇”从想法变成了现实。据测试,它的排水量傅氏数高达7.9,具有推进效率高、不兴波、无阻力峰、起飞快、超浅吃水、空间大等众多优点。专家评审认为,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水冰两栖功能的高速艇,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属于世界首创。这也是一项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尤其适用于河流湖泊沿海的高速交通巡逻、对南北极地的交通运输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上海瑞金医院连续接诊15例跑步机履带烫伤儿童
你看,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使”!
2018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聚焦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 意大利“谋女郎”出演普契尼最难主角“托斯卡”是怎样的体验
“我是年纪最大的新人!”易中天首部话剧作品,将亮相上海城市剧院
“上海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主题征集”专题报道 | “九四专项”为城市面貌巨变注入动力
活到一百岁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癌症已成阻碍人类寿命延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癌症发病率特别低
重阳养生,这些健康知识送给家里长辈,别忘了陪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我和我的艺术节》之②| 汤沐海:向经典学习的目的是发扬中国音乐自己的成果
世界最高输电铁塔用石墨烯“上妆”,盐雾寿命超过9000小时,是国外的2-3倍
彭德怀亲自安排复仇!是谁的牺牲令全军民如此伤痛?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符合哪些标准?《2018年中国智库成果与人才评价报告》发布
秦汉考古有啥新成果?300位中外专家今会聚西安进行交流
外企积极备展进博会 期待在中国与全球企业加强技术交流合作
签约650多亿元!“兵家必争之地”转型“投资兴业宝地”,徐州第21届投洽会成果颇丰
大科学装置除了要有顶尖科学家,还得有基础研究人员,才能产生创新成果!
新疆葡萄为啥能在上海水果市场上旺销几个月?因为他在莎车带出了一批保鲜技术人才
180万!乾隆龙袍被拍卖,这件祈福穿的礼服“蓝金色相间,十分罕见”
信息量很大! 关键时刻,中央连续重拳出手了
《我和我的艺术节》之⑦| 张军:用中国语言讲世界的故事
国际饭店的蝴蝶酥、香留情驻香囊……24款上海伴手礼出炉
上海首次建立司法鉴定诚信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全流程全要素监管
上海市社联“学会学术活动月”启动,百余场学术活动精彩纷呈
土布织出“国际范”,“廊下土布”走向世界
“恐怖伊恩”要来上海,文学青年们坐不住了!
美媒:中国成世界零售创新“实验室”,消费者获益多
上海铁警提升勤务等级,全面进入进博会安保实战
周三见!这项“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工程通车了!背后的故事激荡人心
为中国棒垒球少年成长培育沃土,世界少棒垒联盟亚太区理事会议在沪举行
虽然鸟类坚持奉行一夫一妻,但DNA技术却显示雏鸟大都和隔壁老王有关系。盘点动物界的那些“大猪蹄子”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B”卫星
从三个维度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首枚民营火箭朱雀·南太湖号发射升空:三级飞行异常,卫星未入轨
振奋!全球此前仅两家公司掌握该技术,国产首台PET/MR推向市场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未来人类将面临三大主要挑战,核战争、生态崩溃、技术颠覆
为癌症精准诊断提供潜在可能,南京大学研究新型分子检测技术
吼娃做作业如何“一击必杀”?简单三步,教你做一个技术派吼娃老母亲
蟹黄包、黑塌菜、跑油肉……“微笑之地”江苏如皋“一会两节”成果丰硕
军报刊文谈军民融合发展:击毙拉登并不仅是20个人的战术行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