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封锁》凭什么拿下鲁迅文学奖?因为写得节制
上海作家小白的《封锁》荣获今年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这是继《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上海作家的作品再次获得的重大文学殊荣。近日,小白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张昱宁、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汤惟杰共同做客陕西北路网文讲坛,从《封锁》这部小说中“用故事救人,用故事杀人”的话题引申开,为读者解读文学创作所需要的严谨细致以及创造力。
《封锁》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孤岛时期的上海:汉奸头目丁先生在一场爆炸中身亡,为追捕刺客,日军封锁了公寓,展开一场封闭式的恐怖调查,饥饿和恐慌笼罩着所有住客。一位小说家为了自救,以一个神秘女人作为线索,向日本军官林少佐讲述一个看似离奇却又合理的故事,最终实现了绝地反击。《封锁》发表于2016年8月号《上海文学》杂志,2017年出版单行本。小说层层相扣的悬疑引人入胜,特别是关于书中“神秘女人”是否真实存在让读者们争论不休。作家陈村曾经评论:“《封锁》是一个透风的故事。写得很节制,不从故事走远,不卖弄,编造得引人入胜,又动人恻隐之心。叙事节奏舒缓,又有种内在的紧张感,一切引而不发,直到最终,结局出人意料,精彩。”
▲黄昱宁
当天活动的主持人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黄昱宁,她也是小白的常年合作伙伴,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是小白的作品最早也是读的最仔细的“读者”之一。黄昱宁谈到,《封锁》给她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信息密度大,在呈现给读者一个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考验读者对老上海的熟悉程度。譬如主角“鲍天啸”这个名字就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包天笑谐音,而文章开始就被炸死的“丁先生”也不免让人联想到日伪时期的汉奸大特务丁默村。小说中出现的大量经典沪上名点、小吃也是小白去查档案、翻旧报纸一一考证出来。特别是书中一段风月故事,是小白在翻查老报纸的过程中读到一小段文字,于是小白把这段文字写成了“小说中的小说”。大量的考据,让读者在阅读《封锁》的同时,仿佛随着小白的笔触游历老上海,这让熟悉老上海的读者一边看书一边露出会心的微笑;而对老上海不熟悉的读者来说,对百年前的上海市井生活也会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不会产生阅读上的困扰。
▲汤惟杰
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从文本构建角度向观众解读了《封锁》的精巧之处,这部25个章节的小说中,只有第13章是主角“鲍天啸”的第一人称视角,而前后12个章节内容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形成隐隐的对立,可以正着解读,也可以反着理解,让这部小说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小白有结构癖。”汤惟杰断言。
▲小白
现场有文学爱好者向嘉宾们提问,想知道作者们是如何写出极具视觉效果的文字的。写过《呼叫转移》《三岔口》等中篇小说的黄昱宁回答说,好奇心是写作的基本欲望。她坦言平时特别喜欢观察别人,尤其是在上下班通勤路上,看到一个个陌生面孔,就会不由自主地“脑补”这是个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经历,现在是什么状态等等。她说:“我认为好的小说家能够共情,能够细致与人交流,并且热爱观察生活,这样才能积累起写作所需要的推进情节的能力。”
▲现场提问的观众之一
而被黄昱宁调侃过喜欢在谈论文学话题时“高举高打”的小白,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果然又忍不住介绍起文学发展史。小白表示早期的中外文学都是不分想象与现实的,两者常常混杂在一起。直到16、17世纪开始,文学才开始通过“听某某人说”或者“在书桌上发现一封书信”等方式,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虚构”的概念,随后小说作品才开始成熟起来。这个过程就和人学骑自行车一样,借助“听某某人说”这样的小说开头,效果就和人们骑自行车熟练后开始尝试双手脱把一样,直到能够熟练地“虚构”写作。介绍完文学发展史后,小白终于回答最初的问题上:“虚构细腻的细节,也和骑自行车一样,是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作家从点滴的纯虚构描写开始,逐步到能够完全虚构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不得不说,这样从理论到实际的回答方式,很小白。
作者:卫中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