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连载|金庸为啥不敢住自建的西湖庭院私宅 ——我与金庸的交往(之三)

2018-11-02信息快讯网

昨天的连载之二刊出不久,就有一位网名“张涵”的金庸迷给我发来留言:“当年官司打得那么精彩,如今两位同龄的老哥俩已经相继离去。或许已经在天堂相会,华山论剑,笑看风云!”

写得真好!

冯其庸先生生于1924年2月3日,2017年1月22日去世,享年93岁;金庸先生生于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去世,享年94岁。老哥俩都是高寿,都是大家,生前惺惺相惜,互敬互重,即使打官司也不忘友谊,握手言和。这一人生插曲,更显儒雅风范。

话表两头。金庸先生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之后,到杭州的机会多了起来。由于有了《汪道涵论金庸》《与金庸对话》及“金王论战”“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官司等报道,我也有了更多的接触金庸先生的机会。

独家连载|金庸为啥不敢住自建的西湖庭院私宅 ——我与金庸的交往(之三)-信息快讯网

1996年,浙江大学在邵逸夫科学馆举行授予金庸先生名誉教授典礼

1999年4月5日上午,金庸先生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的身份开讲他的第一堂课。有学生在黑板上写上了“欢迎大师兄”的敬辞。此行期间,金庸先生接受了我的采访。

在金庸先生应聘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之后,我采访了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和党委书记张俊生,潘云鹤校长还在该校新闻办主任、本报特约记者徐有智先生的安排下单独请我吃了饭。潘校长详尽介绍了金庸先生受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整个过程,并且把他用毛笔字给金庸先生写的信的手稿复印件赠送给我。不久后金庸先生到杭州给他的三位博士生上课,金庸先生通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给我打来电话,说金庸先生夫妇约见我,并且在香格里拉酒店请我吃饭。

独家连载|金庸为啥不敢住自建的西湖庭院私宅 ——我与金庸的交往(之三)-信息快讯网

1997年,金庸在浙江大学百年校庆迎宾酒会上

我当时感到十分欣喜,因为我可以借此机会向金庸先生请教更多的问题。

那天晚上六点,我准时来到香格里拉酒店,金庸先生与夫人正好与另一批来客结束会见,夫妇俩随即请我到餐厅用餐。餐桌上,金庸先生对我的报道表示谢意,我则感谢他给了我独家采访的机会。当晚,我把我准备的几个问题一一向金庸先生求教,金庸先生有问必答,十分从容。

讲到自己受聘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一职,金庸先生表示,自己与张俊生先生是好朋友,张俊生先生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时就有多次交往,而且有许多话题上观点一致。张俊生先生1998年回到浙江,四校合并后又担任新浙江大学的党委书记。此后,张俊生先生几次联系金庸先生,诚意邀请金庸先生担任新组建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在此期间,金庸先生又收到了潘云鹤校长的亲笔信。“张书记和潘校长这样诚心诚意,我没有理由拒绝他们。”

独家连载|金庸为啥不敢住自建的西湖庭院私宅 ——我与金庸的交往(之三)-信息快讯网

金庸和浙大学生在一起,这是他十分放松的时刻,他喜欢给学生们上课,和他们交流。

金庸先生告诉我说,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学问很不够,希望有机会再进大学深造,“这次到浙江大学任职,也给了我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浙江大学有这么多的大教授,有幸与他们成为同事,向他们求教应该会更加方便。”

此后,我把以上采访内容整理成一篇专稿,报以独家特稿的形式刊出,并且配上了潘云鹤校长的亲笔信的复印件。读者反响很好。

2011年5月6日,张俊生先生的著作《亲历回归与合并——张俊生访谈录》(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杭州举行首发式,我应邀出席并发言,并写了评论《历史需要亲历者的讲述》。在这部书中,张俊生先生讲述了他与金庸先生的交往和友谊,包括邀请金庸先生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经过。这是一段佳话。

独家连载|金庸为啥不敢住自建的西湖庭院私宅 ——我与金庸的交往(之三)-信息快讯网

▲金庸和浙大学生在一起

就在这一餐桌上,我问金庸先生:现在到杭州来是否会去云松书舍居住?这个问题在此前采访时已经询问过,金庸先生未具体回答。这次是在餐桌上,碰杯之后,随口一问。金庸先生这次回答得很具体:“柴(松岳)省长也问起过同样的问题。我告诉柴省长,这个地方我不敢住。”见我很有兴趣听,金庸先生向我详细地作了讲述。

1981 年7月18日,邓小平先生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金庸先生及其家人(此话题后表,2004年8月17日,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报以整版篇幅刊登我写的特稿《金庸眼中的邓小平: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他》)。金庸的小说在大陆就此从禁书成为读者欢迎的畅销书,金庸先生也成为各地竞相邀请的贵宾。

“杭州是我的三大福地之一,我喜欢来,与钟伯熙、卢文舸、王永明几任市长都是好朋友。前几年到杭州,市领导请我吃饭,向我提议,在杭州西湖附近选一块地,为我建造一处庭院式住宅,今后我回杭州就住在这里,我过世后就献给杭州。我很认同这个建议,坚持由我自己出钱,委托杭州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建造。开始是1400万元预算,后来突破了一些,大约花了1600多万元。”云松书舍1994年10月奠基,1996年秋落成,汪道涵、万学远(时任浙江省长)、张俊生(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钟伯熙(杭州市老市长)、王永明(时任杭州市长)等出席落成典礼。典礼结束后,金庸先生陪同来宾参观云松书舍,大家对这座坐落在西湖九里云松的新人文景观赞不绝口。“就是这次参观让我改变了主意。我当天就向杭州市的领导提出提前捐赠的请求。”

独家连载|金庸为啥不敢住自建的西湖庭院私宅 ——我与金庸的交往(之三)-信息快讯网

▲1996年11月5日,金庸参加完捐赠云松书舍仪式后游览西湖

“为什么?”我好奇地问。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民居,规格太高,造得像行宫了。我如果住进来,一定会折寿的。”金庸先生告诉我,云松书舍落成之后,他从未到这里住过一天。

金庸先生信佛,相信因果报应。

就在这次宴请的过程中,我向金庸先生提出了创办金庸茶馆的建议。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应邀担任浙大文学院院长 金庸先生将在杭定居

报1999.03.25

本报杭州3月24日专电(记者万润龙) 金庸先生已于今日到达杭州。据浙大校方今天介绍,已接受浙大邀请担任浙大文学院院长的金庸今后将定居杭州,其在浙大的生活起居将由校方负责。

据浙大港澳办负责人介绍:金庸先生与浙大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经常到浙大来进行学术交流,还曾担任杭州大学(现已并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客座教授。加之金庸先生祖籍浙江海宁,对杭州一直有着特别的感情。另外,几年前辞去《明报》职务的金庸先生一直希望实现他人生的“第五个理想”——研究学问,静静地读书。在经过仔细权衡后,金庸先生认为浙大是他实现理想最合适的地方。金庸的胞妹查良璇是杭州居民,妹夫曹时中是我国著名的建筑纠偏专家。对于未来浙大的教学工作,已75岁高龄的金庸先生表示:不仅希望与浙大的教师们交流,更希望与青年学生多多接触。但考虑到金庸先生的身体状况,浙大校方表示在教学方面会在尊重金庸本人意愿的基础上作出妥善安排。浙江大学在征得金庸先生同意后,已决定于3月26日下午安排金庸先生与新闻界见面。


“金大侠”杭城自道  浙大人文学院院长查良镛与记者对话

报1999.03.27

本报杭州3月26日专电(记者万润龙 特约通讯员徐有智)著名小说家、老报人查良镛(金庸)前天刚到杭州,今天就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身份与媒介见面。由于本报昨天的一则消息中“预告”了他今天下午将会见记者的消息,致使与会的记者大大超出组织者的预料,其中有专程从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赶来的记者。

查先生回顾了他接受邀请来浙大任职的经过。他表示,浙江大学人文学科曾出过姜亮夫、夏承焘这样的大家,他就任新职后会时常求教于同行,与大家一起研究学问。“如果在学问上有一些进步,那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会议组织者将“首席提问”的权利给了本报记者。本报记者问查先生:两年半前,在查先生捐巨资建造的杭州云松书舍落成典礼上,汪道涵先生曾对他看过的查先生的十四部武侠小说作过评价,认为是“仁”、“义”二字贯穿始终。如今查先生在讲坛上是否也会融入“仁义”的主题?查先生回答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查先生表示,“仁义”是大原则,在学术上则主张展开讨论。

在回答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太阳报、浙江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北京青年报、杭州日报等媒介的记者提问时,查良镛先生谈到以下几个方面:

当今世界教育的潮流是“通史”教育,交叉学问。作为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对各种学问都要有所了解,因此,开课课目目前虽未完全确定,但以横向为主,如讲新闻,必涉及其他学科,天上地下,均会涉及,形式则以讲座为主,有问必答。

(有朋友为金庸争取诺贝尔奖提名而奔走),对此,在我看来,诺贝尔奖的评委是西方国家的多,有反共和反中国的传统,我一不反共,二又爱国,所以不会够他们的“条件”。我不会牺牲自己的信念去迎合他们的喜好。所以,这种奖不可能靠“奔走”获得,也大可不必“奔走”。

浙江有很好的文化基础,中学教学质量高,因此大学的生源也好。浙江的文化有好的传统,出过鲁迅、茅盾、郁达夫这样的大师,因此,将浙江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全校师生的志向,也是我的志向。我会尽自己所能与海外联系,请各国名流大师到浙大讲学。

全世界都有地方学派,江总书记对我说过,浙江出过许多文人。文人多了,形成风气,学问就发展了,这是好事。浙大人文学院应该成为培养文学家的园地。

我已经(于1995年)在浙江大学(出资20万港元)设立了“浙江大学金庸人文基金”,这次应聘到浙大任职,校方给了我最高的待遇(享受院士待遇),我已经与夫人商定,将所有薪水都放到这个基金中去。我小时候家里清贫,读书很苦,现在条件好一些了,应该资助那些清贫的学生。

我每年还要有几个月去英国搞研究(查先生是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剑桥大学罗宾森学院和剑桥大学李约瑟学院的名誉院士),但我会争取在杭州多呆一些时间。浙江是我的家乡。在杭州工作我会很愉快,可以交许多新朋友。今后年纪大了,我可能会在杭州定居。



作者:万润龙

图片: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国内报道中心审核

“15年之后就将比肩世界一流大学”西湖大学今正式揭牌成立
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回访记
敢为人先创新业(改革开放40年·杰出民营企业家) ——记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正华
老物件里最年轻的风景——故宫志愿者的故事
给奥巴马、希拉里和CNN等寄炸弹的嫌犯落网了——果然是特朗普的狂热支持者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竞争环境稳步改善——透视前三季度我国市场环境形势
60年后,金庸说“仍记得当年他为我改正的作文错字”——金庸和他的启蒙老师
金庸逝世——侠之大者,江湖永别(附金庸生前独家专访)
金庸当年为什么反对徐克用林青霞?
《笑傲江湖》越拍越差?今年金庸先生生日期间,出现一部2.4分的“金庸武侠”
金庸去世!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一个江湖。他和徐志摩、钱学森、穆旦都源于这个学霸家族!
黄蓉原型是金庸的姑妈查玉芳
金庸当年回应王朔批评的来龙去脉——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一)
独家连载|金庸评点本官司握手言和——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二)
21个!浙江公布首批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看看你家乡上榜没
守护机农互助点,为家庭农场扎紧篱笆
剑指世界一流大学,西湖大学再添两名“重磅”副校长
美中两国需要更有力的对话——访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希尔
习近平总书记对查良镛(金庸)先生逝世表示哀悼
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让民营经济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
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民营企业倍受鼓舞
铁凝:金庸不朽,感动他曾“连夜看了我一部长篇小说”
金庸对“侠”的反思,都在这部长久以来被低估的小说里—张纪中计划翻拍《飞狐外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致唁电悼念金庸
独家连载|金庸开茶馆,李书福怎么会参股?——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四)
独家连载|筹办金庸茶馆——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五)
研究表明:孤独会增加40%患痴呆症风险!人际交往与健康长寿关系密切
独家连载|我不是黄金荣杜月笙——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六)
金庸的江湖,斯坦·李的宇宙,真有人为这对天作之合写了首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