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直击 | 这个展览告诉你,邹韬奋以笔为枪的热血人生
如何把一份不起眼的小刊物做到发行几十万册的“爆款”?一生笔耕不辍出版著译近40种,如何激励一批批青年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跨越时空的对话——韬奋纪念馆开馆60周年文创文献展”昨起在上海思南书局开幕,展至12月4日。展览从馆藏里遴选了珍贵的档案文献、报刊、照片等近70余件,包括部分难得一见的藏品仿制品,有些是首次向公众批露。同时展示了50余件获奖文创作品。
展览上发布新书《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33-1937》,为进一步研究韬奋与同人们创办的生活书店历史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作为上海韬奋纪念馆和中华书局合作的“韬奋纪念馆馆藏文献”丛书之一,书中收录了生活书店从1933年7月8日至1937年12月31日在上海期间,自生活书店在沪创立后第一次社员大会召开起,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生活书店总店迁至汉口止,包括“社员大会会议记录”“第一届理事会会议记录”“第二届理事会会议记录”“人事委员会会议记录”等部分。议记录清晰完整,从开会时间、地点、出席人员、记录人,到议程、讨论事项、讨论结果等,均有详实明确记录,是研究近代出版史、社会史不可多得的材料,史料价值重大。
《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33-1937》
上海韬奋纪念馆 编
中华书局
韬奋纪念馆于1958年11月5日正式开馆,为纪念开馆60周年,韬奋纪念馆计划将其馆藏从未对外披露过的大批文献,包括生活书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等的大批文献档案及韬奋手迹、家谱等共计5000余面资料分辑影印出版。
▲韬奋故居会客室
▲韬奋故居卧室
其中,关于生活书店的档案最为完备整齐。从馆藏会议记录形态可以看出,当时会议记录最初是记在便笺上,会议结束后再誊抄到专门的会议记录本上,出席会议人审阅后签名,今天看到的会议记录本都条分缕析、字迹工整。会议记录按照会议内容以时间为序进行装订,偶有错位者,本次出版时做了调整。
从生活出版合作社会议记录中,可以了解到鲁迅和生活书店关于《译文》发生误会最主要原因还是发行量问题;最为珍贵的是首次披露1936年7月18日发生的生活书店员工集体怠工事件和1936年9月成立的张仲实主持下的临时委员会所做的工作。
开幕式现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韬奋纪念馆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展现标识度,把纪念馆品牌建设和弘扬城市精神、历史人文展示、传播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继续努力,打造红色出版精神标识和特色文化地标;继续发掘历史资源,深化学术研究,开展史料和档案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开展文物、文本和影像资料征集,推出高品质学术研究项目。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恩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20世纪20年代,邹韬奋接手《生活》周刊,将其从一份不起眼的小刊物,发展成为“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的有着很大影响的刊物”。之后他又创办生活书店,深得当时社会敬重,为中国的出版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展览精选文创品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当下年轻人如何解读、传承韬奋精神?上海韬奋纪念馆携手工艺美院设计一批文创作品,文创充满活力,文献承载历史,两者在展览中融合对话,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对韬奋精神的解读和诠释。
从展览中可以发现,韬奋的各种笔名为研究者熟悉,但韬奋英文名罕有人知。这张韬奋的中英文名片记载着韬奋使用过的英文名“Anson Chow”。
据考证这个名字在韬奋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华职教,和第一次出国流亡时都曾使用过。韬奋主编的《全民抗战》达到过30万份销量的历史纪录,这张名片是韬奋这段历史的见证,同时名片上还有写给名片受赠者杨义方的一份便函。
韬奋不仅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德,在经营管理、职业教育、评论观察等领域也有值得深入发掘的课题。
邹韬奋一生笔耕不辍,出版著译近40种,达数百万字,激励一批批青年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表了见解和议论,至今仍具启示。
本次展览中还展示了一批珍贵的原件。包括《抗战三日刊》创刊号、达到15.5万份销量的当期《生活》周刊、《生活》周刊征订广告、《生活画报》上刊登的韬奋在海外流亡时寄回的照片等。
▲《抗战三日刊》创刊号
▲《生活画报》上刊登的韬奋在海外流亡时寄回的照片
上海是红色出版的重要基地。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便在上海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1938年,我国第一部全译本《资本论》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生活》周刊及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出版的书虽几经查禁,仍然辗转出版了大批革命书籍。
韬奋先生曾说过:“我担任《生活》周刊的主编,这个刊物的目的,就是在中国鼓吹社会主义,同情中国的苏维埃运动,但是它必须在多种伪装的方法下进行自己的工作,因为它是在白色恐怖最厉害的上海出版的”。
在民族危亡的黑暗时刻,他以笔为枪,战而不屈,传播马列主义进步思想,号召民众抗日救亡,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启蒙和鼓舞了一代中国人。周恩来总理说过:“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一起看看现场展览的珍贵图片和文献吧:
▲1933年3月摄于上海
▲韬奋在海外流亡时朋友分别从德国莱比锡和法国巴黎寄给他的两张明信片
▲生活书店与鲁迅《小约翰》、张天翼《反攻》的出版合同
▲柳亚子为韬奋图书馆题词
▲七君子、杜重远探望马相伯
▲1937年邹韬奋在狱中写作
▲邹韬奋像1928年
▲韬奋书房
▲《冯玉祥先生抗战诗歌集》
▲展览现场陈列
▲《抗日游击战术问答》
▲展览现场陈列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韬奋纪念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