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剪纸“定格”韬奋纪念馆,艺术为红色文化地标注入新活力
如何站在新时代起点,让当下年轻人了解韬奋、传承韬奋精神?韬奋纪念馆近年尝试寻找新的切入点,让多种艺术样式走进纪念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推广红色文化。比如,你见过海派剪纸“剪”出来的纪念馆模样吗?
今天,海派重彩画家、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白,向今年开馆60周年的上海韬奋纪念馆捐赠了一幅海派剪纸、一幅水墨写生,均以上海韬奋纪念馆为原型创作。李守白先用钢笔水墨进行写生,在此基础上构图,最后以剪纸形式表现出来。
整幅剪纸作品经历画稿、刻制、套色、装裱等多个步骤,主要采取镂空的剪刻方法,以柔美的笔触、流畅的线条、浓重的色彩,表现出了厚重艺术底蕴,展现了韬奋纪念馆作为红色旅游基地的独特韵味。
上海韬奋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人物类纪念馆,于1956年筹建,1958年开馆,至今已走过60个春秋。纪念馆位于万宜坊(重庆南路205弄)53、54号,是1930年建成的新式里弄建筑。其中54号韬奋故居,是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于上世纪30年代居住过的地方。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他主编的《生活》周刊、《抗战》三日刊等刊物,宣传抗日救亡,影响了一批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全民抗战》一刊曾达到30万份销量,这在识字率不高的旧中国是个破天荒的数字。他还创办了生活书店,冒着看不见的硝烟出版进步书刊,在民族危亡的黑暗时刻启蒙鼓舞了一代中国人。
邹韬奋一生笔耕不辍,出版著译近40种,达数百万字,激励一批批青年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表了见解和议论,至今仍具启示。在民族危亡的黑暗时刻,他以笔为枪,战而不屈,传播马列主义进步思想,号召民众抗日救亡,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周恩来总理说过:“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之所以选择韬奋纪念馆,因为万宜坊是我从小就熟悉的地方。中学时期我就在对面弄堂里的兴业中学上课,每天放学后在弄堂里玩耍,很早就知道韬奋纪念馆,但没有亲近过它。随着年龄渐长,我尝试用艺术语言把它表现出来,让更多人领略其中的内涵。”李守白透露。
今天,韬奋纪念馆携手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主办“闪闪童心放光彩——李守白海派剪纸迎新活动”,向青少年宣传韬奋精神,传播海派剪纸文化。小朋友们学习了剪纸的起源、流派、基本语言,动手制作了蝴蝶剪纸。“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一张张稚嫩的作品,饱含了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插上艺术的翅膀,飞进了更多青少年心里。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