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这支欧洲最前卫的舞团会玩,一边跳舞一边朗诵,舞者都是多面手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迎来北欧最大的舞团、欧洲最前卫的舞团之一——哥德堡剧院舞团。11月10日-11日,这支舞团登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携《智者》《黑色未命名》两部作品献上其中国首演。
音乐、言语、雕塑……舞蹈的外延可以被无限拓宽
“我们舞团致力于创作原创作品,舞团聚集了38名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舞者,力图用新奇的艺术表达方式吸引新一代的观众群体。”哥德堡剧院舞团艺术总监凯特琳·哈尔告诉记者,团里的每位年轻舞者都广泛涉猎多种艺术,“不仅会跳舞,也会唱歌、朗诵等,充分施展着自己的能量和创造力”。
比如在《智者》这部作品中,舞者们不仅需要舞动身体,也需要在舞台上用言语和观众交流。而从舞台侧边缓缓走来放身吟唱的歌者,以及在舞台另一侧演奏太鼓、胡弓、长笛的日本音乐家,则让这部舞蹈作品具备了更丰富的表现力。
《智者》由曾获多项大奖的编舞西迪·拉比·彻克奥维,携雕塑家安东尼·戈姆雷、时装设计师莱斯·奥梅斯和作曲家西蒙·博邹斯卡组建的杰出团队共同创作。
这部作品探索人类对构成生存要素的那些细节的本能需求,以及对于打破规则的渴望。舞者们以时而机械、时而流畅的舞步构建、改变又推翻现实,试图发觉规则背后的真相。
《智者》编舞西迪·拉比·彻克奥维以擅长将艺术形式、文化和传统交融贯通而著称,他所在的伊士曼舞团荣获2013年欧洲文化使团的称号。该作和谐动人的音乐由哥德堡交响乐团演奏。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这部作品中舞者用身体和金属线、金属圈共舞,勾勒出一道道变幻莫测的线条。原来,该作的主创还包括雕塑家安东尼·戈姆雷。安东尼以其雕塑作品、装置作品和公共艺术,在北欧广受赞誉。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便以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为原型,用雕塑作品探讨人类发展的潜力,并直面人类存在与自然、宇宙关系的根本问题。
安东尼·戈姆雷和西迪·拉比·彻克奥西此前已合作过三部作品:《佛经》《巴别塔》《零度复数》。安东尼此次为《智者》所做的舞台设计,给予了让舞蹈演员尽可能延展身体、施展动作的空间。
现代舞表现当代人对社会的看法,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以色列舞蹈家莎伦·伊亚创作的《黑色未命名》是一部多层次的舞蹈作品。亮色的灯光映射在漆黑的舞台上,伴随着充满电子风格的强劲音符,舞者动感的舞步与此交织,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该作中有八名参演者来自大名鼎鼎的以色列巴希瓦现代舞团。
《黑色未命名》的创作者莎伦·伊亚于1990至2008年在以色列巴希瓦现代舞团任职,2008年开始从事编舞创作。莎伦·伊亚曾获得过多项大奖,包括2004年以色列文化部青年舞蹈创作奖和2009年舞台艺术“兰道奖”等。
哥德堡剧院舞团曾受邀在国际各大舞台亮相,巡演过的国家和城市包括比利时布鲁日、法国巴黎、阿姆斯特丹、荷兰格罗宁根、以色列特拉维夫、加拿大蒙特利尔等等。这一次,舞团首次来到中国献演。“之前在各地演出演出时,我们曾收获无数掌声。”艺术总监凯特琳·哈尔表示来到中国,舞者们本来担心这里的观众会很矜持,但当听到上海观众响亮的‘Brave’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非常振奋”。
用舞蹈呼应当下的生活,用新奇的方式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哥德堡剧院舞团一直在践行的事业。“希望观众在关注古典舞作以外,也能看到现代舞者们付出的努力。现代舞连接着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对于舞台而言,意味着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凯特琳·哈尔说。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图片:叶辰亮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