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沪苏名家新秀共说一代评弹宗师蒋月泉
他是上海评弹团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篇评弹样式的开创者之一。今天,只要是学评弹的人,不论男女,都要学他开创的“蒋调”。
11日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原创中篇评弹《蒋月泉》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连演六场。该剧创新性地采用分头执笔创作模式,由与蒋月泉有过交往的朱信陵、司马伟、秦建国把蒋月泉艺术人生分为不同阶段,结合其“蒋调”经典作品进行创作,最后再由总编剧窦福龙勾连成篇。
这是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江南韵·上海情”的板块重要剧目,由上海艺动天下文化传播出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剧中演员有身体状况无法出演,倪迎春临危“救场”接棒。正在加拿大看望女儿的她,来不及调整时差,就赶到剧组排练。和此前参演的主创说着同一句话,蒋月泉是评弹界德高望重的前辈艺术家,我们这些后辈学生都受着他的影响、得过他的帮助,为他弹为他唱,义不容辞。
上海光裕社(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里有不少艺人喜欢踢足球,因而社里成立了光裕足球队。蒋如庭担任足球队长,蒋月泉踢后卫。
蒋月泉是“蒋调”的创始人。“蒋调”传唱范围之广,影响力之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蒋调”是他博采众长的产物。1936年,蒋玉泉向张云亭学唱《玉蜻蜓》,已是十分成功的他并不满足,在1941年又向周玉泉学唱了《文武香球》。因而这个时期他的表演被赞为“说噱得云亭之妙,弹唱有玉泉之神”。此后,他又引京剧发声方法入评弹,在“周调”和“俞调”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开拓,最终有了韵味醇厚的“蒋调”。如今“蒋调”已然是评弹艺术的基本流派,无论男女、学评弹的人总要学一学“蒋调”。
“蒋调”的“调门高”,加之悦耳动听、声情并茂的弹唱,令人回味无穷。而在说表技巧,他细致清脱,语言高雅凝练、幽默含蓄,表演潇洒传神,可以说是“角角落落都有韵味”,噱头的精心安排更是能够激起听者的兴致。所以,在业界看来,“蒋调”虽然学习的“门槛低”,可是唱得好的少之又少,其实很考验继承者的实力技法。
蒋月泉也是上海评弹团的奠基人之一。1951年,他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工作,曾任副团长。此前,蒋月泉唱的大都是风花雪月、才子佳人,而此后他主动把创作的目光投向社会一线的大众及知识分子,带头创作了一批反应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
蒋月泉更是中篇评弹样式的开创者之一。加入评弹团数天后,他就与评弹团18艺人及剧工团等80余人,赴安徽参加治淮,共历时四月。也正是这一次的经历,被他带头创编成《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是评弹第一次以中篇形式反映祖国建设的作品,创造了评弹演绎的新风格,连演数月而不衰。其中的一段《留过年》更成为蒋月泉又一代表作。
也正受蒋月泉开创中篇评弹的经历启发,此次创排纪念他的作品,主创也采用中篇评弹的样式。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说,用蒋月泉所创立的评弹新样式来纪念他本人,再合适不过。由此,几位主演分头执笔完成了《情迷歧途》《凤凰涅槃》《艺登巅峰》三回书目,记录他人生的几个重要片段,从解放初期写到上海评弹团建团,最终收笔于1962年蒋月泉的香港绝唱。回目完成后再由评弹唱词研究者、编剧窦福龙统筹撰稿,统一人物和风格,使唱词雅俗共赏。
而这次演出同样也有艺术节有着密切的缘分。去年时值蒋月泉诞辰100周年,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的参演剧目,上海评弹团排演的《寻找·蒋月泉》评弹专场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亮相。演出票早已售罄,可大量的观众堵在剧场门口,心心念念地奢望,还有退票。也正是在其中看见了这一题材的潜力,艺动天下总经理许霈霖牵头改拼盘演出为原创剧目,做了这一次的中篇评弹《蒋月泉》。
在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不断推进当下,原创中篇评弹《蒋月泉》在创排模式上也联合苏沪评弹界的多位名家新秀。来自苏州的张建珍、陈琰、钱国华,与上海评弹界的秦建国、高博文、黄海华、姜啸博、王萍、王承、候骁晟、吴啸芸等搭档亮相。秦建国坦言:“如今我们传承‘蒋派’,既是要传承经典唱段和作品,更是要传承蒋月泉的崇高艺德和‘匠心精神’。无论是对传统书目的精打细磨或是对现代书目的创作,他都是精益求精、孜孜以求。”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图片:祖忠人摄
责任编辑:邵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