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些什么精彩瞬间呢?
别急,让小编带你去看看!
松江区文广局的有关领导介绍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概况和大美佘山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成果,并希望诗人和评论家努力挖掘佘山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松江的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提供更具体、更鲜活的诗学内容。
研讨会现场,叶延滨首先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认为本次论坛的主题“诗·山水·人”是个很重要的命题,关心自然、关注生态、关切处于高度物质世界的人是极其现实的需求,中国的诗歌要体现应该有的地平线,呈现出明快的亮光,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的意境。他说:“在上海提出这个命题,具有非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和深刻寓意。
王久辛认为诗人的真性情来源于心灵,也有山水的滋养,诗人要忘情于山水,也能相忘于江湖,回归于更加纯粹的诗歌精神,重塑诗人的心灵空间。”
缪克构在发言中认为,山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江接文脉,接地脉,在松江可以充分感受江南文化的韵味,松江的山水诗应该是精致的,典雅的,为上海的山水诗提供一个广阔的愿景。
冯明德说:“松江的山水诗应该是有血性的,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小桥流水人家,而应该打造直面世界、直面生活的山水品牌。
徐芳、干海兵、陈仓、漫尘等与会者都以自己的思考角度提到,山水是江南文化之根,也是城市的气质表达,诗人们要努力实现这一文艺母题的现代化进程。诗艺的呈现与诗意的栖居之间的缝隙里,应该有一束温暖的光照进来。
刘川现场梳理了山水诗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渊源,他认为过去的山水诗是儒、道、释三者合流的,山水目前已经成为城市的后花园,而诗歌应该结合现代语境,让诗的现代化落实到山水诗的创作之中,并且利用自己周遭的生活场域来完成诗意的现代化。
杨斌华则强调诗人要有自己的身份意识,通过当下写作,与以往自己的写作历史发生勾连,实现当下诗人的责任意识和话语意识。
松江区文化馆馆长陆春彪从《富春山居图》谈到松江与江南山水的隐密关系,并从“史”的角度阐述了新时代语境下重新研究“云间诗派”的重要意义,他希望“华亭诗歌群落”的诗人们自觉回望古诗经典,在现代意义的山水诗写作中,重拾具有精神纯度的美学价值。
华亭诗社社长徐俊国坦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设置,是为了在上海特定的城市语境中营造一种关于自然的话题张力和诗学向往。“人说,山水是我们的菩萨心,/诗歌是我们的深呼吸。/白鹭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它轻轻一飞,/就解决了此岸与彼岸的/难题。”他希望寄居于钢筋水泥之中的人,应学会在自然的启示中醒来,致敬万物。
研讨会结束后
诗人和朗诵艺术家们一起
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小型朗诵会
掌声、笑声、赞叹声
让在座的聆听者感受到了
诗歌的独特魅力和绚丽色彩
也给本次论坛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据介绍,研讨会之后,作为上海朗诵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大美云间”接地创作活动在17日举行。诗人们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和佘山,探求上海之根的历史脉络、文化渊源和诗意内涵。松江丰富的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诗意元素,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盛,为诗人们提供了新鲜的创作灵感。“大美云间”接地创作期间,诗人们还为广富林、月湖、佘山、松江留下了宝贵的手写诗稿,为上海之根送上美好的祝福。
上海朗诵艺术节是上海国际文化节和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松江区委、区政府精心打造了十二年的文化品牌,已成功举办十二届。今年的“诗·山水·人”名家论坛由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主办,文学报、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松江区文化馆承办,是“诗情画意忆佘山”系列活动之一。
来源:人文松江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