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欧洲,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华人学者关愚谦去世,享年87岁
当地时间11月22日,著名华人学者、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关愚谦,因病在德国柏林离世,享年87岁。
生于广州,少时饱尝战火流离之苦;壮年赴德求学教学,栽培桃李无数;激扬文字,“愚”眼看中西,搭建中德文化交流之桥。自言:“人在欧洲,心怀祖国,放眼世界,这是我的座右铭。”
餐馆端过盘,大学教过书,娶德国姑娘,写潇洒文章,交名流政要,传中国文化。虽遭逢挫折困顿,骨子里浪漫情怀不改,对美的热情和追求不改。
这个冬日,关老波澜起伏的一生划上句号,一切归于永久的平静。
困顿中开出花来
根据家谱,关愚谦的祖先可追溯到三国名将关羽,近代则出了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关天培。他的父亲早年投身革命,曾赴法、美留学,母亲出生书香门第,是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深厚的家学渊源,让关愚谦自小打下了扎实的中西文化功底。
38岁那年,关愚谦远赴德国,当时他身无分文,一句德语也不会。为了生存,他在餐馆打过工,在码头扛过钢条。而思乡之时,他则用母亲赠送的一把小提琴拉一曲自己改编过的《二泉映月》,乡情切切,琴声如诉。
即便吃了上顿没下顿,关愚谦仍打算继续念书求学。1969年秋,因其学识和才华受到赏识,汉堡大学破格招收关愚谦入学。他用3年时间拿下硕士学位。1976年,关愚谦取得博士头衔,获得终身教职。
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才貌双全的德国姑娘海珮春,两人互为师生,感情日深,喜结连理。
即便人生曾遭逢困顿波折,关愚谦骨子里的浪漫情怀不改。
他的足迹遍布五大洲,眼界开阔,往往站在历史的高度,全球的视野看问题;他学养深厚,精通中德英俄四种语言;他爱好很多,拉一手好提琴,画一手好素描,还喜欢打太极拳。他交友广泛,政界、艺术界、文学界均有知音。
关愚谦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入了自传小说中。《浪》《情》《缘》三部作品讲述自己的波折人生,在种种见闻和经历中,亲情、友情、家国之情绵密交织。
学生们一茬茬进校园 我的头发由灰变白
从1970年开始,关愚谦便执起教鞭,在汉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任教。
前后近30年光阴,他栽培桃李无数。在文章中,他写道:
“几十年的岁月,让我对汉堡大学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产生了无限的感情。在那里,我度过了三十多年,在那里,我的头发从黑变灰,从灰变白;在那里,我原本青春的面孔被岁月的痕迹悄悄爬满。在那里,我教出近千个学生。每当我进入教师的时候,总有一种幸福感。这一方面与学生们的学习情绪有关,另一方面,下意识里,我总觉得这是一种使命,我在传播中华文化。”
“我的学生们一茬接一茬地走进校园,走进我的教室,走进我的视线,又一茬一茬地从我的视线里走了出去。他们遍布德国以至世界各地,有的成为知名的大学教授、大报的编辑记者,有的成为出色的银行家、政治家、艺术家。他们多多少少都和中国有关系,不管我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教师这一身份对关愚谦意义不凡。他说:“正是这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使我感知到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
1998年,德国教育部高教处应汉堡大学申请,授予关愚谦教授头衔。而1988年、1998年他已受聘为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愚”眼看中西
旅欧40余载,关愚谦将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视为己任。
1980年,他和德国朋友一起,出版了介绍德国的双月刊杂志《德中论坛》,一问世便好评如潮,发行量不断上升。这份刊物坚持出版了15年,成为中文读者全方位了解德国的一扇窗口,1997年,关愚谦萃选文章,出版《德国万象》一书。
关愚谦还同夫人一道,花费数年时间走遍中国各地,搜集资料,出版了《中国文化及名胜指南》。该书图文并茂,资料详实,很多德国人就是通过这本书来了解中国的。
关愚谦还和德国顾彬教授(Wolfgang Kubin)联合编译的德文版《鲁迅选集》。1979年他们开始合作,经过15年的奋斗, 6卷本红色布面精装的《鲁迅选集》终于问世。
关愚谦用中、德、英、意文出版了多部著作。他还长期任中国香港《信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德国《欧洲新报》、《欧洲华商报》专栏作家,妙笔生花,读者遍及华人世界。
有出版家这样评论他:
“愚谦先生是少数对中国与欧洲的历史文化都充满激情,对两地的国情都有深入观察与思考的作者。读愚谦的书很难放下,他以不疾不徐的节奏,一个接一个地讲述有趣的故事。他用素描与速写的手法,透过历史文化与民族特点,勾勒出一个多元多彩、活的欧洲。
文章综合自“中国侨网”等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